“你,你。”鬆尾義夫徹底被氣住了,腦袋一發熱,他也管不了那麼許多了,大步走過去,伸手在登記名單的桌子上抓起一支毛筆,鋪開一張紙,刷刷點點的寫了幾個大字。這家夥本來就是文官出身,雖然掛了個倭寇的名號,卻是不怎麼會劍道,自認為手裏的幾筆字還拿得出手,立馬就要求比比書法。
裘海星年輕的時候可是考取過秀才的,是真正經過十年寒窗苦讀的人,那年代的讀書人,不管書讀得怎麼樣,文章做得好不好,一手漂亮的毛筆字肯定是少不了的。文章做得再好,字寫得歪歪扭扭的,首先就過不了考官那一關。就見裘海星笑眯眯踱著四方步走過去,接過鬆尾義夫的那支筆,也取了一張紙,蘸飽墨汁,刷刷點點一氣嗬成,寫完之後,將筆一擲,笑嗬嗬的站在邊上看著鬆尾義夫。鬆尾義夫湊過去一看,眼睛當時就瞪圓了。就見那張宣紙上龍飛鳳舞的寫了滿滿一張,正是諸葛亮的《出師表》。一直以文官自居的鬆尾義夫對漢學書法一向是很佩服的,本人也沒事的時候喜歡練練毛筆字,臨摹個名人字帖什麼的,現在一看人家的這副字,已經完全可以用書法家來形容了,這個字如果拿到倭國去,是完全可以裱好掛在牆壁上供人欣賞的,拿出去也是可以賣個好價錢的。再看看自己寫的那幾個字,本來自我感覺還不錯,和人家的一比,就像小學生學寫的字一樣,歪歪扭扭不像個樣子。
文無第一、武無第二。文人見到比自己強的人,總是懷著幾分敬佩之情的,練武的人見到高手,想的總是比試出個高低。鬆尾義夫如今見到了真正的文學高手,立即拋下那份狂傲,對著裘海星又是作揖又是賠禮,首先聲稱自己剛才絕對沒有惡意,然後放低姿態,向裘海星請教今天的招兵工作該當怎樣進行。裘海星心裏還真有點子,眼見得鬆尾服了軟,立刻讓鬆尾義夫指揮外籍兵團的人全部下去維護秩序,把報名的人分成三隊。同時發下話去,排不好隊,就不開始報名,哪一個故意搗亂,立即驅逐出報名人群,不聽指揮者,也將不給於報名的資格。從報名的人群中找到幾個會說幾句漢語的,就用這些人當翻譯,去向人群喊話。
混亂的人群,慢慢地恢複了秩序,排成三條長龍的隊伍逐漸形成。來這裏的基本都是真心想報名的,搗亂鬧事的也不會到這兒來,這裏可是有明軍士兵在守衛的,痞子們沒事兒幹,才不會來招惹這些當兵的。
征兵處小小的糾紛解決之後,征兵工作開始得以順利地進行,僅在第一天,就招到了兩百人。以後幾天雖然人數逐漸減少,最終招收個六七百人,總還是不成問題的。這件事當然也傳到了董宇的耳朵裏,這個裘海星還真是個人才。陳祖禮能拉攏住這樣一個人,可見此人也有其獨到之處,最起碼,能識人,會用人的優點總是有的,再加上多年海盜生涯,讓他養成的處事果斷,心狠手辣的習慣,這人用的好了,倒夠還真是一員能獨當一麵的大將之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