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什麼船?董宇心裏打個突。其實他對此人描述的這種船印象還是很深刻的,因為他不止一次見過這種船,甚至就在幾年前,他的艦隊裏麵還曾經有過這個哲地談判代表說的一模一樣的船,這種船就是典型的勃林邦陳祖義的海盜艦隊的海盜船!趙子銘艦隊原來的船就是這種船!陳祖義的船也是這個樣子的!陳祖義,這個海盜之王,還真是陰魂不散呐!死都死了,還出來嚇人!要不是董宇曾經在南京親眼目睹陳祖義在刑場上被碎屍萬段,恐怕還會懷疑,這陳祖義是不是從南京的大牢裏逃出來了!
現在看來,這支船隊很可能是舊港的陳祖義殘部。畢竟陳祖義最興盛的時候,手下有上萬人,上百條大小船隻的,舊港之戰,鄭和是消滅了大部分海盜,可是這麼多的海盜,要說是沒有漏網的,也不可能!像陳祖禮不就是沒看見嗎?
五天之後,大明寶船隊駛向古裏國,宣慰司的艦隊既然不知道下一步的行動方向,當然就跟著一起到古裏國去看看了。古裏國是西洋最大的貨物集散地,是各國商人雲集的交易場所,那裏還有大帥鄭和立下的中華十萬裏,民物鹹若熙皡同風的石碑,當成是瞻仰名人墨寶,也能去參觀一番。
古裏國,董宇還是比較熟悉的,畢竟當初他可是到人家王宮裏麵去敲詐過人家國王的。既然有了這個前科存在,古裏國再次見到這位國際友好人士,豈能不熱情接待?當初董宇還是一介商人,僅僅是兼了個談判代表的臨時頭銜,就能讓他玩出那麼多花樣,現在身為大明宣慰使,又豈是小小的古裏國能得罪得起的?
當初鄭和立碑的地方,現在已經是古裏國的一處名勝之處了,每天有無數的人前來參觀。從海外各國來古裏國經商的商人們都要到這座石碑前瞻仰膜拜。
古裏國地理位置十分重要,鄭和在此也修建了一處物資中轉站,這次他的寶船隊下西洋的最終目的地,也定在了古裏國,在這裏把船上所有從大明帶來的貨物全部出手之後,就打算返回大明了。
宣慰司的艦隊從這裏就要和寶船隊分別了。董宇在古裏國享受了王室以及諸大臣的輪番招待之後,再和鄭和密談了一下午之後,在寶船隊出海返回大明的那一天,海洋宣慰司的艦隊也揚帆出海,向著未知的海域進發了。
天空中豔陽高照,大海中碧波萬裏,龐大的船隊在無邊的大海中再也不顯其大。遠處仍有鯨群在追隨,是由一條條水柱衝天而起,那是巨獸們在同它們的朋友打招呼。海浪聲聲震耳,海鳥時起時落,悠閑地航海生活又開始了。
悠閑嗎?忙碌的是船員水手以及在底艙勞作的奴隸們,身為艦隊最高指揮官的董宇,隻要下達決策性的指示就可以了,其他時間,他有的是事情要做,比如說釣釣魚,和眾位美女調笑調笑,親自去發幾盆豆芽,這些都是航海生涯中的樂趣所在。誰說航海枯燥乏味?宣慰使大人樂在其中。
航向西北,順風航行,七日後轉為正西兌位。鯨魚們已經不像最開始的時候那樣離艦隊很近了,它們在離宣慰司艦隊三十海裏的地方,若隱若現的遊著,有時候會消失在海天相接之處好幾天,就在董宇以為這些大家夥是不是已經找到自己的最佳覓食區域,離開艦隊的時候,這群大朋友忽然又從視線中出現了。不知道鯨魚們是怎麼知道董宇在這支艦隊中的,宣慰司的艦隊和鄭和的寶船隊同時從古裏國出海,剛開始董宇還曾經懷疑過鯨群會不會跟錯了艦隊,跟著寶船隊回大明去,哪知到第二天一大早就被小紅的喊聲驚醒了,原來鯨群還是跟著他往這邊來了。
關於鯨魚的智慧,董宇根本就不想去猜,這種虛無飄渺的東西,他根本就摸不著頭腦。他隻是在機緣巧合之下,幫了這群鯨魚一把,本身既不懂鯨魚的語言,又不是海洋學家,關於鯨魚為什麼能確定他就在這條船上這件事,董宇隻能認為這群鯨魚擁有他所不了解的高級智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