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四章 大人物的出場(2 / 2)

看到這些人被嚇得變毛變色的,董宇心裏暗爽。“第二呐,就是出錢了。你們剛才的舉動給我這些手下造成的損失,包括身體上和精神上的,這些都是要付一定的賠償的,至於賠償的額度,還是有你們自己來決定吧,隻要讓我的這些手下滿意就行。”

一幫臉色發白的哲地們迅速聚成一堆,交頭接耳的想辦法化解此事。商人們雖然是愛財,可這些人也信奉錢能通神,本來董宇說要砍他們腳的時候,確實把這幫人嚇住了。柯枝國的五等人裏並沒有華人的存在,這並不是說華人在這個國家的地位不高,而是說華人在這裏的人數實在太少的緣故。華人在柯枝國的地位是超然的,也漫說是觸犯了一般的法律,就算是當街殺了人,也隻用賠償一點金銀了事,而當地人若是殺害了華人,則是要被判斬立決的。這還是指的一般華人,像董宇這樣的大明高官,現在當場把他們全都宰了,恐怕柯枝國官府連屁都不會放一個,似此情況,這幫人怎能不怕?

本以為這一回是撞到了槍口上,無論如何也無幸免之理的。董宇後麵的那番話卻又給了這幾個哲地看到了希望。想要賠償?商人們別的沒有,錢還是有的!千斤散盡還複來嘛,隻要留的命在,多少錢財掙不過來?董宇一說收錢,商人們集體鬆了一口氣,他們最怕碰到不講理的特權階層了,啥話不說,啥理不講,一句話就要了他們的小命,那才叫說成什麼都晚了呢!隻要是對方收錢,商人們就有辦法!

性命攸關的時刻,商人們爆發出了驚人的效率,幾句話的功夫,就商量出了每人出錢的比率,接著就有一個在這幫人裏說話最有威信的中年漢子被選出來,和這位大明高官談判了。

“尊敬的大人,”這位未說話之前先深鞠一躬,然後操著半生不熟的漢語開始和董宇講條件:“我們願意出錢,來買我們每個人的那條腿,”這話不光說者別扭,董宇聽著也不順耳。“今天這件事確實是我們做錯了,對於貴屬下的損失我們願意賠償,每人給他們賠償一百法南。我們每人付一千法南,來保住我們的這一條腿,請問大人是否允許。”上次鄭和的寶船隊來過柯枝國之後,柯枝國中的漢語已經流行起來了。除了身為王公貴族的南昆人,作為商人的哲地人是學習熱情最高的人群,商人是追逐利益的,大明寶船隊能給他們帶來的利益太大了,學習好漢語,留待下一次,大明來人的時候發大財,是所有商人的終極夢想。這群人費盡心血學習的漢語,在這一刻終於派上了用場。

法南是柯枝國的一種錢幣,用九成金鑄造,每個重官秤一分一厘。以胡椒來算,當地賣胡椒是論波和來算的,一波和是官稱四百斤,賣法南一百個或者九十個,用大明官銀來買,就是五兩銀。也就是五兩白銀換算一百個九成金幣。一分一厘一個,一百個就是十一兩,十一兩九成金能換大明官銀五兩!這也就是這裏稱為香料群島,黃金航道的原因所在了。

這些單位換算,董宇上回來的時候就已經搞明白了,心裏麵迅速的默算了一遍,這些法南能值多少白銀,這幫家夥每人就賠償五兩銀子,確實不多,不過看在這些九成金的麵子上,倒也不宜過分的為難他們。不過這幫家夥竟然想用五十兩銀子就買下一人一條腿,哪有那麼便宜的事!

“這個賠償呢,倒也好說。雖然價格不是很高,看在你們也是一番誠意的份上,本官這就接受了。不過你們想要買回個人一條腿的錢數,可是有點少了,每人一千法南的數量,就恕本官不能接受了。”宣慰使大人一副道貌岸然的樣子,說出來的話卻是如此的市儈,讓跟在他身邊的胡玲大感接受不了,不過這番討價還價,聽在那些哲地的耳朵裏,卻是如奉綸音,就像聽到這世上最好聽的聲音一樣。

商人們本來就是抱著一試的心態來說的,眼見這位大明官員並沒有惱怒,而是嫌給的錢少了,商人們懸著的那顆心當時放了下來。像葛朗台那樣的守財奴並不是沒有,不過那樣的人畢竟是極少數的,作為一個成功的商人,全都是非常懂得取舍的,賺錢幹嘛,就是用來享受的,沒了一條腿,說得簡單,那種痛苦是人能承受的嗎?惹惱了大明高官,誰能保證人家隻是要自己一條腿?眼下能用錢來解決,實在是太對這些商人的胃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