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九章 曆史英雄(2 / 2)

董宇心裏越想越美,為自己青史留名,名利雙收的好事而沾沾自喜,順手就把李偉這個悍將給派了出去。

大帥有令,李偉怎敢不從?董宇讓他帶五百人過去,多一個人他也不敢帶,連他在內,正好五百人整。這支五百人的大隊越眾而出,快速地跑向了錫蘭大營。

董宇這條命令,不管曆史上能不能把他當成英雄對待,最起碼。眼前是收獲了身邊更多人的好感。鄭和就在他的馬車車轅上站著呢,這輛馬車再寬大,哪怕上麵能容得下二十個人,畢竟它也就是一輛馬車,鄭和能離他多遠?董宇和李偉談話也沒有特意壓低聲音,鄭和就把兩人剛才的談話聽了一個真而且真,等到李偉領命離開之後,鄭和滿臉笑容的看著董宇說道:“看不出來,浩然還是個慈悲心腸的人,能少造殺孽確實是一大善舉,不管怎麼說,殺人太多終不是什麼好事,不是萬不得已,還是少殺人最好。”

殺人魔王明成祖的心腹手下還有這個覺悟?董宇對此抱有極大的懷疑態度,不過現在人家怎麼說也是在誇獎自己,雖然這話聽起來不太像誇獎,可是好話壞話,董宇還是能聽得出來的。

“佛祖說:救人一命勝造七級浮屠。雖然我不知道浮屠是什麼東西,可是大家都是人,相互屠殺,能免則免,宇還是知道的。”鄭和是董宇步入仕途的引路人和平生的偶像,任何時候,麵對這位大太監,董宇都是懷著敬意的,有時候他甚至懷疑,這鄭和到底是不是真的太監?為什他沒有印象中太監的那種陰陽怪氣、善耍陰謀詭計以及心胸狹窄、心理變態和睚眥必報的樣子呢?真想脫了他的褲子好好驗驗,眼前這人到底有沒有被閹割過,又怕人家翻臉,這個念頭隻敢在心裏轉一下而已。

不光是鄭和,正在打坐的胡玲看著董宇的眼神也更加柔和了三分,這可能也是胡玲願意忍受董宇經常性的言語不敬的原因之一吧。畢竟董宇剛才隻是一句話,就救了上萬人的性命,這種影響力,恐怕還真沒多少人能做得到的。不管這些人最終的下場如何,總是要比現在就被殺死要好得多,這就算是行了大善了。經常跟在如此大善之人身邊,心性也會改變的!現在的胡玲已經相信自己當初的選擇是正確的了。

坐著董宇的海船出海,不僅領略到了異域的風情,自己的修為現在已經有了顯著的提高,並且可以感覺到,現在是每時每刻都在提高的邊緣上,這在以前根本是不敢想象的!她的付出僅僅是保證董宇的安全,以及為他辦一些小事。有些事情在旁人看來是難如登天的,在胡玲眼裏,確實就是小事,比如說擊殺倭國忍者,比如說打開倭國城門等等。大善之人必是富源深厚之人,胡玲已經感覺到,長期跟隨董宇在一起,肯定有得證大道的一天!

鳳嬌就不用說了,她心裏早就隻剩下董宇一個人了,隻要董宇在她身邊,她就快樂,董宇做的任何一個決定,她都是敬佩萬分,董宇所幹的每一件事,在她眼裏都是那麼的英明睿智,她現在已經越來越不像一個武藝高強的俠女了,怎麼看怎麼是董宇身邊的一個寵妾,貼身小丫頭或者是個依賴男人的小女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