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上早朝(1 / 2)

大早上起來實在沒什麼胃口,匆匆喝了半碗銀耳粥,就整理好官府,帶著胡玲一起出門去了。客棧掌櫃的真夠意思,專門派了兩個夥計給打燈籠引路。明朝初年的南京城可不是現在的那座現代化的大都市,大街上既沒有徹夜的霓虹燈在閃爍,也沒有一排排明亮的路燈。昨天下了一場小雪,淩晨的天氣更加寒冷,既沒有晴天的星星月亮,也不像大雪封門時那樣外麵銀晃晃一片,此時是真的伸手不見五指。遠處偶爾有個別亮點移動,不時巡城的士兵在巡邏,就是哪家大人和自己一樣,趕個大早想要去上早朝。

幸虧客棧掌櫃的想得周到,要是沒有這兩個打著燈籠的小夥計引路,在這漆黑的早晨,董宇非得在這偌大的南京城迷路不可。兩個小夥計都是在南京城生活多年了,對城裏的道路非常熟悉,領著董大人穿街過巷,把董宇繞了個迷三道四。在穿過一條小巷之後,終於眼前一亮,發現前麵兩三百米外聚著一大群人,一大片燈光在閃爍。這就是內城門口了。

等著上早朝的官員們三個一群五個一夥兒的聚在一起小聲說著話,旁邊有家人打扮的夥計打著燈籠照亮。董宇記著昨天的時候那個蕭少卿說的是在內城門口見,估計是要以單位為隊伍一起上殿吧。他又沒上過朝,實在是不知道這些五花八門的規矩。

董宇領頭,後麵跟著提著燈籠的客棧夥計和胡玲,四個人在人群裏來回穿梭,不時傳來:“借光借光!”“謝謝,麻煩讓一讓!”這類詞語,正在低聲暢談軍國大事的朝廷大員們紛紛側目相視,這是哪個衙門裏的小官,怎麼這麼不懂規矩!繞了好一會兒,大冷的天,腦門上都快出汗了,最後還是沒找到那位蕭少卿,連鴻臚寺的人他也一個沒看到,不過好像鴻臚寺的官員,董宇本來也不認識幾個。

眼瞅著東方發白,天光就要見亮了。從四處趕來上朝的大臣們也基本上來全了,已經有好一會兒沒見人往這邊來了,眾人低聲的一路也停下來了,看樣子,隨時都會開始上朝。董宇的兩隻眼睛掃來掃去,最後實在忍不住喊了一才,嗓子:“鴻臚寺的蕭少卿在哪裏?”

安靜的人群裏忽然想起這聲突兀的聲音,雖然聲音不大,卻也足夠所有人都聽見了,刹那間,所有人的目光都往這個方向聚攏過來,如同看什麼稀罕物事一樣。成為所有人的目光焦點,董宇一點也沒感到難為情,挺了挺胸脯,又喊了一遍:“鴻臚寺蕭少卿在哪裏?”

人群的左邊閃出一條通道,蕭少卿麵色尷尬的從二十米外的人堆裏擠了過來,走到董宇跟前的時候,臉色就板了起來,“董寺丞,這是皇城門外,眾家大人上朝之處,你怎能大聲喧嘩?如此無禮!”這老小子被人當眾兩次點名,臉上有點掛不住了。

“下官隻是惦念大人,不知道上朝的規矩,想請教大人,又一直找不到大人,這才出此下策,並不是有意喧嘩。”董宇一拱手,嬉皮笑臉的解釋道。

“你,你竟然不知道上朝的規矩?”這位蕭少卿看著眼前的董宇徹底無語了,哪個人上朝之前不是經過禮部專門的培訓呢?眼前這位竟然說他不知道規矩!“那你就找到和你穿同樣款式朝服的大人們,等他們往裏進的時候,你跟在大家後麵好了。你看著旁邊的人,看別人怎麼做,你也跟著怎麼做就行了!”實在不想搭理這個粗野無禮的小小司丞,不過他也怕這家夥到了內城裏麵亂來,那可是他鴻臚寺的人,萬一要是惹惱了皇上,倒黴的可不是他一個人,整個鴻臚寺所有人都要跟著他受牽連!交代完了這些常識性的規矩之後,肖少卿一甩袖子,鑽進人群裏不見了。

哼!耍什麼大牌!不就是一個五品少卿嘛!董宇不屑的哼了一聲,回頭讓那兩個提著燈籠的客棧夥計先回去,誰知道這兩個家夥還挺敬業,堅持就在這裏等著董大人散朝回來。至於胡玲,那是更加不用說了,人家根本就不會走,說了也是白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