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皇帝禦敕欽差、正使總兵官、太監鄭和,在麾下文武官員及眾多親兵的簇擁下,浩浩蕩蕩趕奔臥佛寺拜佛布施。
早得了消息的臥佛寺一幹大小和尚在主持和尚的率領下早早的到廟門口迎接。
當時的東南亞諸小國都是以得到大明皇帝的青睞與賞賜為榮,如今大明皇帝的使者來他的寺廟布施,由不得這些和尚不重視。遠遠地看見一大群衣袍鮮亮的明朝官員過來,和尚們趕忙雙手合十低頭念佛行禮,把鄭和等人讓進寺內,明軍隨即把臥佛寺戒嚴。
董宇跟在盛立強和鄭百戶身邊,躲在隨從隊伍中悄悄的觀察著寺內的情況。主殿上並沒有掛大雄寶殿的匾額,兩邊也沒有對聯,隻是殿門看起來非常寬大,油著金漆,雕著各種類似獸紋的古怪圖畫。殿內神位上是釋迦摩尼佛的臥身像,金漆漆的曾明瓦亮,金碧輝煌。
寢座上鑲嵌有各種顏色寶石,材質采用沉香木,極盡華麗奢靡,旁邊供奉有佛牙舍利。據主持解說,佛祖就涅槃在此。
一幹大明貴賓以鄭和為首焚香拜佛完畢,布施寶幡香燭若幹,鄭和等幾位主事太監、少監參觀了一番佛牙舍利,對佛寶讚不絕口,主持及寺中的主事和尚們一個個麵露驕矜之色,似乎他們就是佛祖一樣。然而世間出人意料之事太多,就在和尚們沉醉在佛寶的榮光中之時,鄭和看似不經意的說了一句話:“我大明寺廟眾多,得道高僧無數,敬佛禮佛之人更是數以億兆計。如今既有佛祖遺寶在此,理應將佛門教義發揚光大。本使想要迎取此佛牙舍利到我大明宣揚佛法、弘揚佛經教義,想汝等身為佛家子弟,對此等弘揚佛法的大好機會,也當歡欣鼓舞吧?”
這一提議一出口,登時驚得在場一幹大小和尚集體傻臉,董宇也是眼睛瞪得老大。也不知道這是鄭和蓄謀良久還是看到佛寶臨時起意,總之,他是覺得自己膽子已經夠大了,可看看人家,到這裏隨便拜訪一下,發現好東西直接索要,理由還是冠冕堂皇,要知道這可是人家的鎮寺之寶呀!甚至稱之為國寶也不為過。他也不怕人家和尚當場拒絕?強勢,這就是強勢!強權政治在這裏體現的淋漓盡致。
和尚們麵麵相覷了良久之後,到底也沒敢明著拒絕,主持老和尚硬著頭皮給了個說法:“佛寶乃是佛家聖物,普通之人要之也是無用。若是聖使真的要迎取佛寶到大明,還應由佛門高僧親自前來。”說完之後,老和尚滿懷忐忑的看著鄭和,生怕這個慈眉善目的天使大人突然變臉,強行索要,他可抗不住門外那些全副武裝的精兵強將。
鄭和眉頭一皺,老和尚膝蓋一軟幾乎就要跪下哀求了,卻見這位天使大人隨即露出了笑容,“好哇,大師說得有理,看來倒是我有些莽撞了。”主持的老臉上馬上露出了喜色,以為鄭和改變了主意,但是鄭和的下一句話,讓他那還沒有完全展開的笑容,就僵硬在了那張老臉上,“本使下次前來就帶著我大明國內著名僧人,前來迎取佛牙舍利。”
“敝寺僧人隨時恭候天朝高僧前來。”老和尚愁眉苦臉的快要哭了,嘴裏還是說出了這句場麵話。
接下來在廟裏參觀了一番,鄭和手下眾多,廟裏也沒有那麼多素齋來招待大家,以和尚們此時的心情,也沒那份心思,鄭和當然更看不上廟裏的夥食,又交談了幾句之後,再大的寺廟也參觀完了,鄭大帥就帶著大隊人馬離去了。
不提臥佛寺大小和尚如何氣惱沮喪,單說董宇一路上感慨著鄭和今日的強勢姿態,看著讓人心情舒暢,卻不知,他在別人眼中又何嚐不是強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