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事到底如何處置,各位還有什麼別的要的沒有?”鄭和坐在上麵似乎也有些為難。
“大帥,此事堅決不能善了!”畢千戶忽的站起來,激動的臉通紅,“一百七十條性命,滿者伯夷之王欺我大明無人,卑職願率麾下人馬,蕩平滿者伯夷,活捉其王,為我死難的將士報仇雪恨!”
呼啦啦又站起十幾個人,都是武將打扮,紛紛請戰:“大帥,卑職願往!”
“卑職願意協助畢千戶蕩平滿者伯夷!”
“卑職願往!請大帥下令!”
一時間群情激蕩,武將們的臉上都洋溢著激動的神情。
原來是為這個事開會呀,董宇靜靜的注視著正中高坐的鄭和,想看看他是什麼態度。
鄭和伸起雙手向下輕輕擺了擺,“諸位稍安勿躁,請先坐下。和此次奉陛下所差前往西洋,所為者,是要弘揚我大明威德,尋訪建文帝,並非是與西洋各國開戰。”
“我中華男兒隕落異域,和心中何嚐不是悲憤萬分!然我軍若是以此為由,對滿者伯夷擅動刀兵,難免會引起西洋諸國猜疑,對宣揚我大明威德、弘揚太宗皇帝恩有礙。因此,此事還是設法和平解決為上。”
鄭和這樣一,手下那些武將無奈之下,全都憤憤不平的坐下,臉上的不忿之色滿臉都是。文官們依然愁眉不展,顯然他們對打仗不感興趣,和平解決的辦法也沒想出來。
顯而易見的是,這件事肯定不能就這麼不聲不響的算了,武力可以不動,滿者伯夷的王,肯定是要給一個法的。由於不知道對方是個什麼態度,鄭和陷入了兩難之中,打吧,和皇帝給他的命令不相符,不大吧,不光手下不好服,自己心裏的那道坎都過不去。
鄭和過去也跟隨明成祖上過戰場,打過仗,他倒是不怕打仗,隻是自己這次出來明顯不是打仗來的,他還有更重要的事情要做,要是建文帝藏到滿者伯夷的王宮裏,那滅了他們倒沒什麼可的,否則的話,能不打還是不打的好。
鄭和皺著眉頭,向下麵的人群裏麵看著。忽然,他現了董宇,這個年輕人,第一次見到他,就感覺此人在很多事情上見解獨特,語言談吐風趣幽默,讓鄭和不由自主的就對他充滿好感,此次事件他又是整件事的參與者,這次叫他來,就是想聽聽董宇的獨特見解,現在兩難之下,不如聽聽他的法。
“董會長,這件事你也參與了,你的看法吧。”
鄭和在上麵點了名,董宇隻好站起來,朝上麵拱手施禮道:“大帥,各位,在下覺得吧,咱們在這裏幹等著也不是個辦法。”開口一話,直接用咱們兩個字把自己和鄭和的水師先綁到了一起,這樣可以防止自己今後人單勢孤,被當地人借故攻擊。萬事不忙,自保第一,這是董宇的原則。
“大帥心地仁慈,不想動武。但是我們是朝上國,也斷不能在番邦蠻夷國失了聖朝的體麵。”見鄭和麵露嘉許的點了點頭,周圍在座的人也全都露出讚許之色,董宇振奮一下精神,接著道:“在下以為,我水師官兵可以控製住蘇魯馬益。”
“蘇魯馬益是糧食交易市場,當地並沒有滿者伯夷王派駐軍鎮守。我軍登岸控製該地也就不算和他們交戰。當然,我們不一定要在市場裏麵駐軍,也可以駐紮在郊區。隻要實際控製住此地就成,我們就是要表示出一個姿態。對這件事,我朝應該表現出不滿,不能讓他們覺得我聖朝可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