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對音樂及簡譜的基本認識
1.什麼是音?
“音”是由物體振動產生的,就是平常我們所說的“聲音”。音產生的過程包括幾個部分:物體因為受力的作用而振動產生出聲波,聲波通過空氣的傳遞,被聽覺器官—耳朵接受,隨即經過神經傳達到大腦而產生聲音的感覺。
聲音產生的過程中,有一個環節決定了聲音的類別,那就是“物體振動”。物體振動的過程可分為規則和不規則的兩大類。而物體振動規則與不規則使產生出來的聲音分為樂音和噪音。
樂音:物體振動規則,有明顯音高,如:小提琴、琵琶、鋼琴等發出的聲音都是樂音。
噪音:物體振動不規則,沒有明顯音高,如:飛機飛過產生的轟鳴、火車汽笛的聲音、人的腳步聲都屬於噪音。
音樂中主要使用的是樂音,有一些聲音雖然屬於噪音這個範疇,但也在音樂表現上具有一定的特色,也是音樂的重要組成部分。我們平時聽到沒有音高的打擊樂發出的聲音,也屬於噪音。如:鼓、鑼、鑔等發出的聲音就是噪音。
樂音有音值(音的長短)、音高(音的高低)、音色(音的色彩)、音量(音的強弱)四種特性。
音的長短是由物體振動的持續時間決定的。持續時間越長,音越長;持續時間越短,音越短。
音的高低是由物體振動的頻率決定的。頻率越快,音越高;頻率越慢,音則越低。
音的色彩是由物體振動的方式、形狀、成分及物體的品質等因素決定的。
音的強弱是由物體振動幅度的大小來決定的。振動幅度大,音越強;振動幅度小,音越弱。
2.什麼是簡譜?
簡譜是指一種簡易的記譜法。由於它簡單易懂的特性,在記譜與讀譜上有很大的方便,在我國廣泛流傳。
簡譜分為字母簡譜和數字簡譜兩種。一般所稱的簡譜也就是我國常用的簡譜,係指數字簡譜。數字簡譜以可用唱名法為基礎,用“1、2、3、4、5、6、7”代表音階中的7個基本音級,讀音為“do、re、mi、fa、sol、la、si”,休止用“0”表示。
3.什麼是節奏、節拍?
節奏是由強弱構成的音的長短關係。
將強弱相同的時間單位按照一定的順序循環重複,叫做節拍。我們平時所講的24拍或者44拍,都屬於音樂的節拍,而相同的時間單位就是一拍,也叫單位拍。帶重音與不帶重音的單位拍,分別叫做強拍和弱拍。
節拍與節奏永遠是同時存在的,它們密不可分。在音樂中,一個音可以是許多拍,一拍中也可以有許多音。比如在隊列行進中,腳步與鼓點的關係就是節奏與節拍的關係。均勻的腳步,左腳的腳步聲稍微強一點,右腳的腳步聲稍微弱一點,這就構成了二拍子。小軍鼓發出的鼓點則有快有慢,可能是許多步才敲擊一下,也可能是在一步裏麵敲擊許多下,腳步聲與鼓點相互結合在一起,就相當於節拍與節奏的結合。
4.怎樣區分單位拍中各音的強弱關係?
將一個單位拍均分成兩個音,三個音,四個音,它的強弱規律如下:
X XXXXXXXX
強弱強弱弱強 弱 次強 弱
而在樂譜中,也分成三類:二拍子,三拍子,四拍子。
如:
24XXXX
強弱次強弱
34XXX
強弱弱
44XXXX
強弱次強弱
混合拍子按照單拍子的原則,比如八六拍就等於兩個八三拍的強弱規律,前麵的八三拍是“強弱弱”,後麵的八三拍將強變為次強,暨“次強 弱 弱”。所以,八六拍的強弱規律是“強 弱 弱 次強 弱 弱”。
如:
38XXX
強弱弱
68XXXXXX
強弱弱次強弱弱
單位拍中各音的強弱層次和拍子中各單位拍的強弱層次是完全一樣的。比如一拍中均等的兩個音,前一個強,後一個弱。如果一拍中有三個均等的音,隻有第一個音強,其他兩個音都是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