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千狐山(1 / 1)

又是兩日,天氣難得的晴好,豔陽高照,在豔陽周圍還有一道七彩的光暈。

天雖晴好,但蕭何的心裏卻是陰雲繚繞,短短三日的時間,整個海國除了都城及都城以北的幾個小城以外已經全部被攻陷,再有不出一日,淩國的軍隊就能攻到都城錦陽城城下了。

“皇上,還有一日的時間淩國就要打過來了,您還是趕緊走吧,我們在這裏還能撐一段時間,您趕緊走吧,走的越遠越好。”王丞相一臉焦急的說道。

“走?去哪兒?現在普天之下都將是淩國的土地了,我能走到哪兒去,更何況我身為一國之君,就這麼走了,我還有什麼顏麵麵對列祖列宗?倒是王丞相,一生為國家操勞,到老了還遇上這樣的災禍,要走還是王丞相走吧。我生在王室,要死,也要死在王室。我已經決定了,明天我要親自帶兵上陣,即便是死,我也認了。”蕭何微笑著說道,事到如今,蕭何也看的開了,既然改變不了什麼,何不微笑以對呢?

“皇上真乃一代明君,無奈老天無眼,竟然降此災禍。老臣年紀大了,多活兩年與少活兩年無異,事已至此,老臣願與海國共存亡。”王丞相信誓坦坦的說道。

“王丞相赤膽忠心,蕭何感激不盡,如若能安度此劫,蕭何願拜王丞相為義父,行義子贍養之禮。”蕭何說完便讓王丞相先退下去了。

千狐山。

千狐山位於海國都城錦陽城北部,海國皇宮碧華宮則建在此山南部不遠處,從碧華宮偏殿後門可以直入千狐山。千狐山傳說有山神庇護,任何人不可輕易上山,隻有在某些重大祭祀或出兵的時候才可入山,拜祭山神,以求保佑。

祖上留下的規矩,每次皇上禦駕親征都要來千狐山拜山,以祈求山神的保佑,雖然不知道這有沒有用,但也不好破了祖宗的規矩。

蕭何隻身一人來到千狐山。千狐山樹茂林密,鳥鳴蟲啼,雜花雜草紛複,隱隱透露出一種自由安適。一條小徑因多年無人走過而長起了野草,隻能隱隱的看出這條小徑通往山腰。

蕭何走上小徑,不久,偏有一條青石階通向山腰處。青石因年代久遠而破裂,裂縫中長出幾株小草,偶爾還會出現一兩朵野花。石階兩旁高大古木茂盛的樹冠遮蔽了陽光,隻留下地上的星星點點,間或有清風拂過,送來淡淡的草木香,使人心曠神怡,蕭何也暫且忘卻了戰事的煩惱。蕭何沿路而上,一路上驚起小蟲、飛鳥無數,看著驚叫而飛的飛鳥,仿若不知戰事的到來,蕭何暗想,如若自己也僅是一隻不聞世事的飛鳥,那該多好。

山腰是一個比較寬闊的平台,結構極其簡單,略顯空曠。平台上隻有一株千年古木,約有六七人合抱之粗,一塊一人多高的無字石碑,加上一個黑漆漆的山洞,以及山洞之上,以古篆雕刻的三個大字“千狐山”,除此之外便是些雜花野草了,顯得有些荒涼。

蕭何麵碑而立,從懷中掏出一塊白色的絲帕,小心翼翼的擦去石碑上的塵埃。擦拭好後,蕭何立於碑前,表情極盡虔誠,而後雙膝下跪,口中淡淡道:“強兵壓境,海國危亡,懇請上神保佑,保我城中百姓免受戰事之苦。”說罷,蕭何俯身而拜。一拜,原本晴好的天空霎時間如墨染一般陰沉下來,無數陰雲聚在天邊,如暴雨來臨之前;再拜,陰暗的天空被一道道閃電撕裂,狂風呼嘯不止,雷鳴如野獸嘶吼一般;三拜,劈啪聲四起,濃雲積聚的天空落下雞蛋般大小的冰雹。風雲突變,變的令人始料不及,空曠的平台,竟連一個讓人避雨之處都沒有。

四周空曠,除山洞外無處可躲,但山洞是祖上的禁地,任何人不得擅入。思索再三,蕭何向山洞跑去,畢竟城中還有幾十萬百姓需要自己。

洞中漆黑,給人以強烈的壓抑。蕭何在洞口望著突變的風雲,不知道這究竟是吉兆還是凶兆。雨,夾雜在冰雹中落了下來,如瓢潑一般,形成一道雨幕,視線所及,唯獨隻有洞口的無字石碑和那株千年老樹,再遠處,便依稀看不真切了。

一股寒意侵襲而來,被風吹到洞內的雨滴打濕了蕭何的衣衫。

蕭何回頭向洞深處望了一眼,洞的深處似乎又一點光亮,而且似有淡淡的清風迎麵而來。蕭何也因此摸索著石壁向洞深處走去,同時口中淡淡道:“山中上神,海國第十一任君主蕭何前來拜山,無奈遇雨,遂入洞躲避,如有冒犯之處,請勿見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