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3章意圖揣測
麗春市順利爭取到“縣縣通高速”的項目,作為省政府分管交通工作的常務副省長高遠誌來講當然非常高興。要知道,如果有一個市實現“縣縣通高速”,就意味著西原省在交通建設上取得了突然性進展。這些年作為分管全省交通工作的副省長,對西原的交通狀況心裏是有數的,對西原省的交通總體水平遠遠落後於東部發達地區的狀況感到著急。但高速公路的建設是國家統籌考慮的事,東部地區因為經濟比較發達,屬於國家優先考慮的範圍。同時,東部省市因為他們自己有錢,可以自己先行出錢建設。而西原省作為經濟發展相對滯後的地方,高速公路的建設自然被放在了後麵。雖然自己也帶隊到京城去爭取過,但相關部門答複,國家有統一考慮,不需要地方到京城來爭取。當然,如果地方有錢,可以自己先行建設,隻要規劃設計方案事前報批。但西原省的經濟狀況決定了不可能自己先行拿錢出來修建,隻有等國家統一安排。可現在,因為麗春有一個京城下來任職的市長,居然就爭取到了在該市先行啟動“縣縣通高速”的項目,作為分管交通的副省長來說,高遠誌心裏當然非常高興。他一直就想到麗春來調研一次,了解一下麗春“縣縣通高速”前期工作的進展情況,雖然省交通廳也給他彙報過一些情況,但畢竟自己沒有親自到市上去看過,具體情況怎麼樣還不了解。
高遠誌在給省長宮新臣彙報後,提出自己想到麗春調研一次麗春“縣縣通高速”工作的情況。省長宮新臣自然同意,並且要求高遠誌下去做一次深入的調研,既了解前期的進展情況,也了解工作推進過程中存在的問題,特別要麗春總結項目啟動之初出現的大規模群眾上訪問題的教訓,完善下一步具體實施的相應措施,特別是要做好群眾工作,堅決防止再出現大規模群眾上訪問題的措施。
常務副省長要到麗春調研,省政府辦公室肯定首先通知麗春市政府,讓麗春市做好相應的準備。而對於麗春來講,常務副省長要來調研,肯定是一件大事。
麗春市政府辦公室接到通知後,辦公室主任文章秀馬上就提出了辦理的建議意見後,就送給了作為政府秘書長的褚洪傑。褚洪傑一看到通知內容,自然也覺得是大事。褚洪傑任政府秘書長將近一年時間,省政府領導還隻有分管農業和農村工作的副省長到過麗春,省政府其他領導都沒有到過麗春。這一次是常務副省長到麗春,份量自然不同。
隻要有一些常識的人都知道,政府有兩個角色,下麵的人是不大放在眼裏的,一個是分管社會事業的副職,一個是按規定必須配備的黨外副職。按規定在政府班子中,必須配備一個女幹部,一個黨外幹部,這是一條硬杠子。而這兩個角色上的人,在班子外的人看來,好像都是和其他幹部相比顯得要差一些,並且也不知是什麼原因,從上到下基本都形成了黨外幹部管農業和農村,女幹部管社會事業的慣例。
但政府也有兩個角色非常重要,下麵的人那可是視為貴人的,那就是一把手和常務副職。這兩個人在政府的作用和地位自然不用說了,一個一把手,一個二把手,整個政府的實權實際上都在這兩個人手裏,特別是常務副職。雖然和一把手相比地位的差異,但手上的權力卻比一把手更實在。不僅財政權全部在常務副職的手上,政府所擁有的人事權,也是常務副職手上。並且由於是二把手,負責政府的常務工作,一把手管的事他可以過問,一把手不管的事他也可以過問。有基層,甚至把常務副職看得比一把手重要。
而將近一年時間,除了省上的書記送歐陽永好到麗春上任和省政府分管農業的副省長到過麗春外,其他省級幹部就沒有到過麗春,可想而知省上的領導這兩年對麗春的重視程度很不夠。當然,這裏麵是不是有其他微妙之處就不得而知了。
在官場上,有一個比較普遍的現象,就是當黨政兩個主要領導之間有矛盾時,黨委和政府兩個班子之間也會形成一種一般人感覺不出的不協調。比較典型的現象就是如果黨委的主要領導到了某個地方,政府的領導一般就不會再到那個地方去。政府的主要領導如果到了某個地方,黨委的領導也不會到那個地方去。現在省政府領導終於要到麗春來了,這對麗春來講,無疑是一件了不起的事。要知道常務副省長到麗春來調研,這對麗春來講,是一次難得的機會。且不要說常務副省長在省政府是二把手,就是他所管的事項,也是最有搞頭的。省政府的錢完全掌握在常務副省長手裏,到了地方,隻要把他陪高興,向他要過百把萬甚至上千萬元的資金,那可以說完全就是小菜一碟。並且作為常務副省長來講,不僅手上有錢,同時也還有權,不僅在省政府說得起話,在省委那邊同樣說得起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