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3章蛇尾收場
果然,在“五人小組”會上,秦有益就提出了和自己意見不一樣的意見,市紀委書記包似正也不同意撤銷吳仁佑市教體局局長職務,認為撤銷吳仁佑的局長職務雖然於理可原,但於紀無據。
對此,歐陽永好雖然內心裏覺得難過,但又沒有辦法,畢竟是四對一。在幾個人都不同意自己的意見後,歐陽永好主動退後一步,提出如果不能撤銷吳仁佑的職務,那麼就采取“就地臥倒”的處置辦法,免去吳仁佑的局長職務,讓他在市教體局任調研員。歐陽永好說:“我不是一定和某個同誌過意不去,而是黨內的基本規矩在我們的一些幹部頭腦中都顯得缺乏。不予重處,不足以起到警示的作用。”
但對歐陽永好提出的退一步的方案,市委副書記秦有益也堅決反對。
秦有益說:“我們要處理一個幹部,既要看他一時一事的表現,也要看他一貫的表現。不能因為一個幹部的偶然出錯就一棍子打死。如果這樣的話,就會讓人寒心,讓幹部失去動力。試想一個人一輩子誰能保證自己不出一點差錯?讓吳仁佑受到一定的處罰是應該的,免了他的市教體局局長職務後,還是要給安排一個相應的職務。畢竟這些年全市教育係統所取得的成績是有目共睹的。當然,免了職後,也仍然要讓吳仁佑按照永好市長的要求,向政府寫出書麵檢討,並且我的意見,還要把他的檢討在全市通報,讓全市幹部都從中認真吸取教訓,形成遵守和服從的自覺意識。”
最後在“五人小組”會等於是確認了譚無忌、包似正、薑新生三人之前議定的意見:免去吳仁佑市教體局局長職務,調市委黨史辦任主任。調市文化新聞出版局局長何理問任市教體局局長,市委黨史辦主任楚有化調市文化新聞出版局任局長。這等於是幾個幹部轉了一個圈子。但這個圈子裏的幾個職位中,市委黨史辦肯定是最清水的衙門。
說實在的,如果不是秦有益的這一番話,按照歐陽永好的意見,吳仁佑就隻能在市教體局當一個調研員。一個在局裏當了多年一把手的人,突然從局長位置上被免,並且被閑置起來,那種心情是誰都可以理解的。到市委黨史辦任主任,雖然是冷門部門,但畢竟也是一把手,不會被另外的一把手喝過來呼過去,或者是在長期被自己管理的人麵前遭受冷遇。
從這一點上講,吳仁佑的那幅齊白石的《荷塘翠鳥》不管是不是真的,都算沒有白送。不過,即使不送,吳仁佑也是這個結果,因為形成對吳仁佑最後這個結果的商定過程秦有益根本就沒有參加。雖然在“五人小組”會上也議過,但那隻是確認之前譚無忌和包似正、薑新生三人商議的意見。盡管如此,秦有益對吳仁佑也算是在關心到家了。
而賀華華在常委會會上反對的,並不是不同意免去吳仁佑的市教體局局長。在她的思想裏,早就巴不得把吳仁佑免掉。對於市長的安排都可以不放在心裏的人,還會瞧得起賀華華嗎?因此,賀華華早就對吳仁佑非常不滿,但又無可奈何。她也曾向秦有益和薑新生提出來過希望將吳仁佑調整一下,但居於她在人事問題上發言權的份量,以及吳仁佑與秦有益之間的關係,沒有人聽她的,她也就隻好忍氣吞聲地認可。現在市委要免去吳仁佑的市教體局局長,她當然是從內心裏支持和擁護。
賀華華在常委會上反對的,是她不同意何理問擔任市教體局局長。賀華華反對何理問擔任市教體局局長的原因,和她巴不得免去吳仁佑的市教體局局長的原因是同樣的,都是因為何理問瞧不起她,但她又拿何理問沒有辦法。
由於賀華華不是“五人小組”成員,所以事前並不知道要安排何理問去擔任市教體局局長的事,隻是在常委會上看到市委組織部提供的任免材料時,才知道吳仁佑被調整了後,又準備讓何理問去市教體局局長。
市教體局和市文化新聞出版局都是納入市委宣傳係統管理的政府部門,因而賀華華在會上發表意見也是理所當然。就是不是她管理的部門,作為市委常委,也同樣是可能發表意見的。
賀華華當然不能說是因為何理問瞧不起她,所以反對他擔任市教體局局長。賀華華在會上公開反對何理問的理由,是說何進問作為市文化新聞出版局局長,對教育一點都不懂,並且這個人由於比較長的時間在文化係統工作,文化係統的特點養成了他自由散漫的習慣。而教體部門特別是教育部門是一個必須講究嚴謹、規範的部門。如果讓何理問去擔任市教體局局長,可能會把市教育體育係統的風氣帶得更散漫,這對全市教育係統來講決不是好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