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0章 突顯強硬(2 / 2)

對於京城的這個朋友,歐陽永好是信任的,兩人的關係也是非常密切的,也正因為如此,他才能夠如此直截了當地給歐陽永好說這些話。

聽了他這個朋友的話後,歐陽永好也認真地思考起來。吳仁佑不把自己的安排當回事,通過政府的這次會議已經是公開的事了。對於完全不把自己的安排當回事的人,如果僅僅是讓他所在的單位和他個人寫一個檢討就行了,那麼以後其他人也不聽從自己的安排,豈不是也隻能是寫一個檢討了事?寫一份檢討對當事人有什麼影響呢?對糾正這種無視領導的行為有多大作用?最後可能是什麼影響都沒有,甚至本人的檢討都可能是部下代筆的。但這麼一來自己的威信就可能受到極大影響。一個領導,如果下麵的人根本就不聽你的,那麼你這個領導又還有什麼權威呢?

靜下心來認真一想,歐陽永好覺得他這個朋友說得非常有道理。一個領導如果對一些明確對自己不利、對社會也不利的行為不給予必要的懲誡,那麼這個領導還當什麼領導,這不僅對個人沒有好處,對社會也同樣沒有起到懲惡揚善、教化風氣的作用。

這樣想來,歐陽永好就決定要對吳仁佑采取比較強硬的處置措施,撤銷他的市教體局局長的職務,殺雞儆猴,以此為誡,警告那些不把自己的話當一回事的人。

想好了自己的意見後,歐陽永好覺得,以自己的身份,提出撤銷一個人的職務,應該不會有什麼問題。這個人明顯出現了不尊重自己、不服從安排的問題。

歐陽永好對相關的處理程序和規定都不熟悉,他也沒有認真細想,直接拿起電話就打給組織部長薑新生,把自己的想法告訴了薑新生。

在電話的最後,歐陽永好說了句“如果不撤掉吳仁佑的職,那麼我這個市長今後還如何工作?我說的話還有誰聽?”

薑新生一聽歐陽永好的話,就覺得這件事麻煩了。要撤銷一個局長的職務,並不是一件小事,更不是一個市長說一句就了了的事,必須按程序進行,並且要符合相應的規定。撤銷一個幹部的職務畢竟是對一個幹部的處分,而要被處以撤職的,沒有紀委的調查是不行的,市委組織部不可能僅憑領導的一句話就撤銷一個局長職務,並且就算要撤銷一個人的職務,也應該是紀委來做這個決定。

確實,歐陽永好的這一做法顯得有些冒失。歐陽永好對幹部選拔任用和懲處的程序和規定都不是很清楚,也沒有和相關人員事前溝通商量,就貿然給組織部長提出要撤銷一個幹部的職務,這不僅使薑新生感到為難,也給不滿意歐陽永好的人提供了攻擊的把柄。

歐陽永好大致清楚提拔一個幹部的程序比較繁瑣,但沒有想到撤銷一個人的職務,同樣必須經過比較複雜的程序,並且撤職作為對幹部的一種處分,必須要有被處分的事實,要經由紀檢機關調查核實,並且按一定程序審議後才能形成最後的結論,決不可能僅憑某個人的一句話,就撤掉一個人的職務。當然,如果領導班子中沒有人站出來說話,作為市長,堅持必須要撤掉一個幹部的職務,也還是能夠實現的,但那也是要冒著個人獨斷專行的政治風險的。並且如果班子中有人站出來說話,也就難如所願了。

就如歐陽永好這次要撤掉吳仁佑職務這事,如果歐陽永好態度堅決,市委書記譚無忌也堅決支持,也是可以做到的。但以麗春當前的局勢,譚無忌多半是不會做這種明顯是不符合規定的事的。這種事對譚無忌來說沒有任何好處不說,相反還會把他陷入以權壓法、目無法紀的不利境地。如果有人告他亂作為,這就是一樁鐵證。

不過,歐陽永好沒有去想這些,他覺得隻要自己給薑新生說了,薑新生作為組織部長,就應該按照自己的要求去落實。

常言說“無知就無畏”,某種程度上講,這也是歐陽永好對相關的紀律處分程序不清楚的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