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0章德才問題(2 / 2)

司馬光的這兩段話,可以說是絕為精道的用人、識人法則,他不僅給我們講明了德與才的關係,而且也給我們講明了用君子、愚人和小人的不同後果,這對於我們今天在選人用人時正確認識德與才的關係,準確把握選人用人標準,提供了非常寶貴的借鑒。司馬光還告訴我們:“夫德者人之所嚴,而才者人之所愛;愛者易親,嚴者易疏,是以察者多蔽於才而遺於德。自古昔以來,國之亂臣,家之敗子,才有餘而德不足,以至於顛覆者多矣,豈特智伯哉?故為國為家者苟能審於才德之分而知所先後,又何失人之足患哉!”

將近一千年前的司馬光在選人用人及用人標準上都能夠有如此深刻認識,可到了現在,在選人用人上似乎卻對德才關係和用人標準缺乏了明確認識。現在在幹部選拔任用上,雖然也講德才兼備,但似乎隻注意了才,卻忽視了德。現在不少幹部的人品德性真讓人不敢恭維,不管是什麼位置上的幹部,一心隻想著個人撈好處,隻想著為家人謀利益,什麼“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的思想境界,在一些幹部的思想認識,甚至還覺得完全是一種作秀,是範仲淹的一種自我標榜。在德與才的識別上,確實是存在識才容易識德難的問題,這主要是相對而言,才的標準似乎要明確一些;而對德的認識,一方麵標準不明確,另一方麵有關德的內容也比較廣泛,加上沒有統一明確的標準,認識上就必然存在差異,這必須會導致在選人用人時重才輕德的問題。

由於在選人用人上存在的認識錯誤,導致選拔出現的人存在問題也就變得正常了。在現實生活中,象苟益橋那種為了掩蓋自己的罪行可以不顧一切的喪心病狂者有之,象秦有益這種僅僅為了個人利益而不擇手段者有之,象諶建新這種因為個人願望沒有實現而心存怨恨者有之。也正是因為在選人用人上出現了認識錯誤,才導致不少讓人感覺不正常的社會現象出現。

要和諶建新聯手,就必須探測到諶建新對歐陽永好的準確態度。而要探測到諶建新對歐陽永好的準確態度,就必須和諶建新直接麵對麵交談,在交談中試探、觀察、判斷。

由於秦有益和諶建新在麗春黨政班子中的地位都不低,兩人分別市委、政府的二把手,平時的工作都比較忙,要找到兩個人都有空的時間不容易。再加上兩人一個在市委上班,一個在政府上班,誰什麼時間有空雙方都不知道。兩人都是領導,又不可能打聽對方的行蹤。為此,秦有益才更是覺得自己有信得過的人在政府辦公室的重要性。如果有信得過的人在政府辦公室那邊,就可以直接讓自己信得過的人去看一下諶建新什麼時候有空然後告訴自己,自己也就在諶建新有空的時候去找他。

當然,以秦有益的職務,他也可以直接給諶建新聯係,但秦有益覺得自己直接和諶建新聯係,顯得自己有些急不可耐,因為自己也還沒有必須要和諶建新溝通商量的事。如果真有需要和諶建新高師溝通的事,直接和諶建新聯係也不意外。

隻不過,秦有益覺得事情也並不是太著急,秦有益知道“欲速則不達”的道理,世上很多事情的成功,都需要一定的時機。秦有益覺得他和諶建新的聯手了是這樣,必須要找到恰當的時機。

關於政府秘書長人選問題,是一個秦有益可以和諶建新見麵溝通的理由,但僅就這一個理由,秦有益覺得還不夠,雖然譚無忌也同意自己提出的關於將趙成雙作為政法委書記人選的意見,但這必須要省委組織部同意,如果省委組織部不同意,那麼過早地和諶建新溝通就會顯得自己輕率,會讓諶建新看不起自己,或者是讓諶建新對自己產生懷疑,從而在心理上出現防範和抵觸情緒,那麼下一步如果兩人要聯手,難度就會大大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