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秦為民辦公室出來,譚無忌可以說是大大地鬆了一口氣,雖然秦為民對自己的批評可以說是前所未有的嚴厲,但譚無忌知道越是這樣,就越是說明自己在省委秦書記那裏已經過了關了,至少就苟益橋的問題不會處理自己了。至於自己還能不能夠在仕途上更上一層樓,苟益橋的案子出了後,譚無忌已經把這一想法完全淡化了。要知道,苟益橋致死的是前任書記的得意佳婿,如果現任書記不保護自己,前任書記又始終糾纏著這件事,自己最後是一個什麼樣的結局都完全還是一個未知數,更不要想自己還想在仕途上有所進步。
回到麗春後,譚無忌按照省委書記的要求,為了切實履行自己對班子成員的監管職責,強化對黨員幹部的管理,把黨政班子包括人大、政協班子的每一個成員都找來單獨進行了一次談話,對他們提出了明確要求,特別是在廉潔自律方麵,譚無忌明確要求他們主動把之前存在的問題如實告訴自己,主動將不該得的財物交出來。譚無忌對每一個人都說,現在如實說明自己的問題,他還可以承擔責任,要求有關部門不予追究,但下不為例,如果錯過這次機會,再發現問題,那就決不會手下留情,肯定將從重從嚴處理。譚無忌說,就這個處理原則,他自己已經向省委秦書記明確報告了,得到了秦書記的認可。實際上,秦為民認可這一點,從省紀委報送給的關於麗春市紀委致全黨員幹部的《公開信》的相關情況材料上的指示就已經體現出來了。
譚無忌談話的對象都是廳級幹部,這些人都是在官場上行走的多年,對於譚無忌提出的這些要求,他們覺得其心可鑒,其情可解,但其效可以說卻很可憐,沒有多少人把譚無忌的話完全當真,即使有問題的人,內心裏的僥幸心理也使得他們不相信自己會被查處。這不僅是因為能夠走到廳級幹部崗位上的人,其智商都不低,他們和苟益橋在設計王未明車禍上一樣,自認為自己的行為神不知鬼不覺,天衣無縫,誰也發現不了。雖然麗春因為苟益橋已經牽扯出了好幾十個人進去,但他們都覺得進去的都是比自己職務低的人,到現在為止,除了苟益橋自己因為殺人案進去了以後,還沒有第二個廳級幹部進去,就是再之前的吳勝海進去,也同樣沒有廳級幹部進去。因此,麗春四家班子的成員就認為“刑不上大夫”,隻要不是自己直接做案,就不會有進班房的危險。那些存在問題的人堅信,自己做得非常巧妙,隻有天知、地知,沒有第三者知道。有的人還天真地想,就算是送好處的人最後告發了自己,自己也完全可以說對方是誣陷,更何況他們堅信自己收受別人好處時,誰都沒有證據,隻要自己不認可,誰也沒有辦法,並且在現實中被查處的是少之又少,純粹是被查處的人運氣太差的結果。確實,被查處的腐敗分子畢竟隻是少數,用一些人的話來說,隻是冰山一角,到底有多少腐敗分子最後逃脫法律的製裁,誰也說不清。
現實中的這種現實,確實很值得人們深思。
對於王未明的車禍,開始時大家都覺得奇怪,後來調查出來苟益橋確實是車禍的罪魁禍首後,大家又都覺得不可理解。他們覺得有些想不通苟益橋作為市委政法委書記,為什麼會做出這樣的蠢事,再後來知道苟益橋因為被女人要挾,就覺得女人確實是禍水,麵對女人,確實得小心又小心。
譚無忌和省委秦書記的良苦用心,並沒有起到太大的作用。表麵上大家對譚無忌能夠找自己談話,提醒自己加強自我約束,不要做違法亂紀的事表示感謝,但暗地裏卻覺得譚無忌這是不信任自己,是拿拉大旗做虎皮,有個別人甚至私下裏對譚無忌產生了抵觸情緒,認為譚無忌在無端懷疑。
當然也還是有幹部理解譚無忌的良苦用心,聽了譚無忌的談話後,思想上的警覺性更高了,特別是想到苟益橋最終為女人所害這個教訓,暗地裏有情人的人多少受到了一些警示,短時間裏收斂了一些自己的行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