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章疑點再現(一)
就在市委政法委政治部主任黃燦坤帶隊到市公安局和交警支隊考察時萬勇時的第二天,市委組織部幹部科科長曲波瀾也與池長才聯係,說是按照市委領導的安排,市委組織部和市委政法委將到市公安局來考察幹部,請市公安局黨委安排和配合。
池長才完全沒有想到,居然好事成雙,市委政法委正在市公安局考察幹部,市委組織部也要來市公安局考察幹部。這對作為市公安局黨委書記、局長的池長才來說,當然是好事。能夠接連在自己單位提拔幹部,那說明自己在單位上領導有方,同時也說明自己在市委那裏有地位。這對於自己在全市公安係統進一步樹立威信具有非常重視的作用。
到麗春後,幾次準備在本單位提拔幹部,但最後都因為苟益橋不同意而作罷,再加上常務副局長苗左江對自己的不配合,池長才在麗春公安係統的威信一直沒有完全樹起來,池長才也一直在尋找樹立自己威信的契機,但始終沒有找到,沒想契機卻在自己完全沒有想到的時候不期而至。
在激動、興奮的同時,池長才也在思考這個契機為啥在這個時候出現。當他想到這次準備提拔的這兩個人都是王未明車禍調查組成員時,似乎想到了看來是死去的王未明給自己帶來了機遇。但對這兩個人在調查王未明車禍過程中的情況和表現,自己並沒有去給任何領導彙報過,雖然這兩個人在調查組中都牽頭負責著一個方麵的調查,但調查也還沒有結束,更沒有形成讓領導們滿意的調查結論,為啥在這個時候就要提拔他們兩人了呢?難道是通過提拔,進一步調動他們的工作積極性以便更好地搞好案件的調查?但從準備把這兩個人提拔後要去的位置上看,提拔後這兩個人都要離開現有崗位,以提拔後的職務再參與對車禍事故的調查,似乎身份就不太合適,這又是為什麼呢?準備提拔的這兩個人的性格特點都比較突出,敢於說真話,也不怕得罪人,難道是想以提拔為理由,要將他們從調查組調離開?可又為什麼要把他們調離調查組呢?並且又是以提拔這種形式調離?難道他們掌握了一些車禍中的秘密,為了不讓他們把這些秘密說出去,也為了不讓他們繼續參與調查,就用提拔的方式把他們調離開?可苟益橋為何要想辦法把他們調離呢?難道……池長才不敢再想下去。
池長才越想越覺得這裏麵有自己完全想不透的東西,以他多年從來公安工作的直覺,懷疑這裏麵肯定有不可告人的目的。
到麗春任職後,池長才總覺得麗春官場上有一種他自己感覺不好的東西縈繞在官場上,有公開的,也有不公開的,有直接的,也有不直接的。聯想到前後兩任市長都出現不好的結局,池長才的這種感覺更明顯。但自己作為市政府副市長、市公安局局長,卻對此既無能為力,又無所適從。就說這一次王未明車禍的發生,雖然從現場情景來看,感覺完全是一起正常的車禍,但為什麼王未明的老丈人作為一個才卸任不久的省委書記,會說這裏麵有陰謀?如果王未明沒有告訴這個老書記麗春的一些不正常現象,他會對王未明的車禍得出這個結論嗎?
可如果這個車禍後麵真有陰謀,那麼設計這個陰謀的人決不是一般的平庸之人。可有誰會和王未明有這種生死之仇呢?從自己到麗春這幾年了解掌握到的情況看,如果後麵真有陰謀,那也決不會是普通老百姓,而肯定是一定層麵上的人員。
池長才是越想越擔心和害怕。他覺得不管情況如何,自己必須主動出擊,探尋這裏麵可能存在的奧秘。
作為從事公安工作時間不短的池長才來說,對富有挑戰性的秘密天生就非常感興趣。想到王未明車禍案裏麵可能真有秘密,池長才馬上就來了精神。他心裏想,自己一定要去探究一下這個案子背後的秘密,哪怕自己在這個案子上碰壁,也要看一下這個壁頭在哪裏,到底有多硬。
公安機關是一個實行半軍事化管理的機關,公安幹警和解放軍戰士一樣,隻要覺得有硬骨頭,就很容易激發起鬥誌。池長才也是這樣,雖然他和完全的解放軍將士不一樣,因為是地方官員,身上有不少地方官員的習氣,但也還有一些和地方官員不同的地方,那就是有鬥誌。雖然地方官員也有鬥誌,但地方官員的那種鬥誌,更多的是在權術鬥爭的鬥誌。
在沒有想到更深層問題的時候,池長才並沒有覺得王未明的車禍有什麼值得自己用心、用智去探究的地方,在想到這裏麵有更深層次的問題後,池長才就覺得自己有必要下功夫去深入探究,說不定這次車禍就是改變自己目前境況的機會。
想到這些,池長才就迅速行動。他知道時間對於任何一個案子都是十分重要的,時間抓得越緊,就越具有主動性。
首先,池長才想借助市委組織部和市委政法委準備提拔寇孫拯和時萬勇的機會,分別把二人找來,麵對麵地給兩人談話,一方麵借機表達自己對二人的關心之情,讓他們感激自己,以此拉攏二人,使他們能夠為自己所用,至少使二人到市委政法委後能夠成為自己的外部友好力量。另一方麵也對王未明車禍的具體進展和調查情況做一個深入了解,從他們兩人這裏挖掘出一些自己希望得到的信息和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