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章明爭暗較(2 / 2)

我們黨之所以堅強有力,其最大的力量來源就是能夠對全國上下各類國家公職人員通過不同的組織層級實現絕對的管理和控製,這是其他任何政黨都無法做到的。

“現在情況有些變化,政法部門麵臨的問題越來越多,特別是這次王市長出車禍後,讓我意識到必須加強對政法係統幹部的管理,必須強化日常必須抓好的工作,把工作做在平時,把矛盾和問題控製在萌芽狀態。以往我認為隻要事情有人做,配不配幹部無所謂,可從這一次王市長的車禍中我感受到,僅僅能夠做事還不行。能夠做事隻能是能夠完成日常事務或者是完成省上和市委安排的事,對於一些需要我們在日常工作中加強和完善的事,如果沒有人去做,就很容易出現漏洞和問題。因此,我想到市委政法委代管和持掛靠的機構中,還有好幾個機構的班子不健全、不完善。我已經給譚無書記做好彙報,他也同意我的意見,讓我和你溝通一下。”苟益橋聽了薑新生的話後,擔心薑新生找這樣那樣的理由不同意自己的想法,也就找了一大堆理由,並且把他已經給譚無忌彙報的的話也直接給薑新生說了。譚無忌雖然要求苟益橋要和薑新生溝通,同時,也要求他和市委副書記秦有益進行溝通。但苟益橋對譚無忌的話並不太聽,更何況他本來就不太瞧得起秦有益。就是對薑新生,苟益橋也在內心裏瞧不起,但居於薑新生組織部長這個角色,他還不得不有求於他,所以才放下身段,主動來和薑新生溝通。

由於在幹部工作上苟益橋對薑新生一直不太配合,兩人的關係也就有些微妙,兩人除了正常的工作交往外,私人之間基本上沒有交往。

客觀上講,薑新生到麗春擔任組織部長的時間還不是很長,並且又屬於外來幹部,薑新生清楚外來幹部與本地幹部之間總難免有這樣那樣的衝突和矛盾。外來幹部與本地幹部由於認識問題的角度有差異,常常會產生一些分歧,而分歧越多,也就越容易產生矛盾。薑新生不願意把自己置身在某一個圈子中,擔心自己如果置身於某個圈子後可能會給自己帶來一些說不清楚的麻煩。因此,除了和工作有關的事外,其他事基本上不和麗春當地的幹部摻和。再加上薑新生到麗春後,通過工作和私下裏的一些接觸,了解到苟益橋在麗春的不少言行對薑新生來講都並不認可,甚至還有些反感,也因此,除了正常的公事往來外,私人之間基本上沒有交往。

而苟益橋對薑新生也並不怎麼欣賞,認為薑新生之所以能夠和自己處在同一個職級上,也僅僅是沾了省委組織部的光,而並非是他自己努力奮鬥的結果。如果沒有省委組織部這塊金字招牌,他薑新生就不可能走到現在這個位置上來。

兩個人彼此的認識有誤區,自然就走不到一起。薑新生與苟益橋之間就存在相互認知的誤區,自然就會走不到一起。

聽苟益橋說了一大攤理由,而且還說已經給書記都已經把他的意見說了,書記也已經同意了,薑新生自然不好再說啥,隻是問:“那苟書記準備如何考慮?”

於是苟益橋把他考慮的意見給薑新生說了。

薑新生聽了苟益橋的想法後,覺得需要組織部門參與的隻有一個人,想了想後也就同意了。對於時萬勇的提拔問題,薑新生的態度和譚無忌的態度一樣:“苟書記,時萬勇現在還隻是一個副科長幹部,要提拔為正科級幹部,市委政法委就可以按程序進行,我們組織部就不參與了。至於寇孫拯的問題,你看什麼時候啟動程序?”

“我想的是越快越好。要不這樣吧!兩個人的提拔,我們分別啟動程序。最好在本周內就啟動。薑部長,按照幹部管理的規定,寇孫拯的考察就全部由市委組織部負責,我們政法委全力搞好配合。如果需要我們政法委的同誌參加,就由政治部的黃燦坤參加,我下來後馬上給他安排,讓他主動給組織部的幹部科聯係。”苟益橋說道。

薑新生對王未明車禍的問題並不完全清楚,他也不知道苟益橋這次提出來要提拔的兩個人都是王未明車禍調查組的成員。不過,他就是注意到了,也無法提出不同的意見。畢竟對於政法係統的幹部,客觀上講政法委有建議權和一定的決定權,並且苟益橋也已經說得很清楚了,對這兩個人的提拔,他已給市委書記譚無忌做了彙報,市委書記都已經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