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章常務諶建新
諶建新的異常表現,讓譚無忌在感到失落的同時,也產生了一絲懷疑。以他平時對諶建新的了解,覺得諶建新聽了自己給他談的這個問題後,雖然不會表現得興奮不已,但也不至於象今天這樣表現得如此冷淡。譚無忌心裏想,就算他是在刻意地強迫自己表現得冷靜,以免讓人覺得他雖然是個臨時主持,但也是建立在王未明的血肉基礎上,表現得興奮了,害怕別人說他因為權迷心竅而缺少人性,但也不至少表現得好象這件事和他完全無關一樣。
對於諶建新,作為市委書記,譚無忌還是了解一些。
諶建新並不是麗春本地人,而是西原省另外一個市東蓬市萊蓬縣人,學校畢業後就分配回萊蓬縣委辦工作。因為是學中文的,在縣委辦公室負責縣委的材料撰寫。由於諶建是農村出來的,吃得苦,工作也非常勤奮,雖然是學校直接出來的“三門幹部”(對那些農村裏考上學校後,從學校直接到機關的幹部,社會上有人就叫他們為“三門幹部”。所謂“三門”,就是家門、學校門、機關門。實際上這是一些城裏出身的人對這些從農村出來的幹部的一種帶有一定歧視的稱呼),但因為情商比較高,在辦公室裏和大家都相處得比較好,就是有幾個和諶建新年齡差不多的幹部有些嫉妒諶建新,但也不得不為諶建新的突出工作業績而緘口,也因此,諶建新在政治上進步比較快。在進入萊蓬縣委辦公室工作不到五年時間,就被提拔為了縣委辦公室副主任,那時諶建還不到二十七歲,這在萊蓬縣來說,除了幾年前提拔了一個二十幾歲的團委副書記外,諶建新就是萊蓬縣近年來提拔得最年輕的幹部了。有了縣委辦公室副主任這個平台,加上諶建新並沒有因為當上了副主任就懈怠,而是更加勤奮努力,對領導、對辦公室裏的同誌也能夠平等相處,很是得大家的認同。萊蓬縣再一次換縣委書記後,諶建新就成了縣委辦公室主任,那個時候,諶建新剛三十歲出頭,仍然是萊蓬縣最年輕的正科級幹部之一(實際上說之一,這個“之”也不多,隻有三個)。縣委辦公室主任是產生縣級領導概率最高的一個位置,諶建新擔任縣委辦公室主任不到三年時間,在萊蓬縣換屆時,就順利地提拔成了縣委常委、縣委宣傳部部長。諶建新是學中文的,寫文章本來就是他的長處,也是他得到提拔重用的根本依仗。擔任縣委宣傳部部長後,不僅指揮縣上的一幫文人寫文章,發消息,自己也帶頭寫稿子。一時間,萊蓬縣在東蓬市、在西原省、在全國的知名度都一下子提升了不少。為此,當時的東蓬市委書記就直接點名將諶建新從縣委宣傳部長的位置上直接調到了東蓬市委辦公室任副主任,之後不久就被提拔為東蓬市委政研室主任。這個時候,諶建新也還不到三十五歲,在東蓬市來講也算是最年輕的正縣級幹部之一。在市委政研室主任位置上,諶建新寫了不少官樣文章不說,自己加班加點,在工作之餘還寫了不少理論文章。雖然他是學中文的,但在市委政研室,因為經常寫一些調研文章,為了給市委和市委書記在經濟工作方麵提供參考,對經濟理論也在學習的基礎上進行了一些思考,寫了不少有關經濟方麵的文章,其中一篇有關國有企業管理的文章、一篇有關社會主義市場經濟與資本主義市場經濟關係的文章在《人民日報》發表。在全國的重要經濟報刊如《經濟日報》等刊物上發表文章則是常事。一時間,諶建新成為了東蓬市的經濟理論專家。
有了對經濟工作的理論研究,諶建新也就想著希望能夠到實踐中去實踐和實現自己的思考,在時任市委書記將要離開東蓬市時,為了安排好對自己印象不錯的諶建新,征求諶建新對自己去向的意見,諶建新就提出希望自己能夠到縣上去工作一段時間,一方麵積累工作經驗,另一方麵也實踐一下自己的想法。市委書記同意了諶建新的要求,就在自己離開東蓬市之前,將諶建新調到了東蓬市政府所在地的東蓬區任區長。實際上,按諶建新自己的本意,他還不願意到東蓬區,因為他知道區和市的關係,在市政府所在地工作,自己的很多想法和動作都會受到市上的約束,自己又是市上管的幹部,在自由行政方麵遠不如縣政府自由、有主動權。但市委書記考慮的是區和縣的地位不一樣,讓諶建新在區長的位置上幹一段時間以後,隻要工作表現正常,擔任區委書記順理成章。擔任了區委書記,要提拔也就是順理成章的事。此時,諶建新也隻有三十五歲多,可以說在全省的縣區長中同樣是年齡最輕的之一。從副科級到區長,一路走來,諶建新基本上都是最年輕的之一。
從對諶建政治前途的發展角度來講,市委書記是真心關心諶建新的,把他的政治路徑都規劃好了。而諶建新本人則隻是想著自己如何才能夠自主當政,自由行權。兩者的不同考量角度一看就清楚了。
但諶建新到了區長位置上,就明顯表現出了知識分子的特性來:理想主義、優柔寡斷,在實際工作中,就表現出了那種當理想與現實發生衝突時的不知變通,一味固執己見。雖然因為他的高情商,使得他和區委書記的關係處得並不緊張,但卻明顯地顯得作為主政的政府主官的不足。好在是當時的區委書記各方麵都比較強,才使東蓬區的發展沒有受到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