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章流動意識
譚無忌到龔光輝辦公室時,龔光輝還沒有到。他就隻好站在門口等著。
這官大一級就壓死人。要說譚無忌在麗春那可是說一不二的一號人物,從來都是別人等他,哪有他等別人的。但這到了省上,情況就完全不一樣了。省委常委、組織部長那可是管著全省廳級幹部帽子的人,誰不敬畏三分?就是作為市委書記的譚無忌,到了省委組織部以後,也隻有規規矩矩。本來,省委組織部也有熟悉的人,譬如市州幹部處處長柳方義,譚無忌就覺得和他比較熟悉。但這個時候,譚無忌誰也不想去找,再說也不知道龔光輝多長時間可以到。這個時候自己既沒有心思去找熟人,也不敢讓龔光輝等他。畢竟馬上要處理的事情是非常棘手的事情,如果在龔光輝這裏惹得他不高興,譚無忌覺得會更不好辦。
在等候龔光輝這短暫的時間空隙,譚無忌就在想著這個龔光輝。
要說自己與龔光輝的關係也不是特別疏遠。十四五年前,龔光輝在西原省東蓬市任市委副書記,譚無忌在東蓬市所屬的萊源縣任縣長,雖然隻有一年多時間,龔光輝就調到西原省的瀛河市擔任市長去了,以後調到省委任副秘書長、辦公廳主任,後來又任省委常委、省委秘書長,再後來到省委組織部任部長。而在這期間,譚無忌也從萊源縣縣長一直到書記、再後來擔任東蓬市副市長、市委副書記,再後來到麗春市任市長、市委書記。應該講,雖然和龔光輝同在一個地方工作的時間隻有一年多,但因為龔光輝的職務一直比譚無忌高,盡管譚無忌沒有刻意去巴結龔光輝,但畢竟官場上的事,有機會時譚無忌還是會特別注意和龔光輝套近乎,拉攏在同一個地方工作過的這個關係。譚無忌和龔光輝各自到現在這個位置上後,相互接觸也就要多一些,涉及到麗春市的黨政班子和幹部問題時,譚無忌都會主動和龔光輝聯係,彙報自己的想法和意見。龔光輝雖然在西原省委班子中的資曆並不是特別長,但畢竟其所處的位置決定了他在西原省的地位。對於譚無忌,龔光輝雖然說不上特別關照,但也不會有意為難,隻要是他能夠考慮照顧的,都還是會在自己的職權範圍內照顧。也因此,譚無忌對龔光輝還是比較尊重的。
人的意識總是隨時變化的,完全不可琢磨。在想著自己與龔光輝的關係的同時,譚無忌又想到了到了楚新生那裏後該如何辦的問題。雖然省上有省委組織部長去了,但事情發生在自己的地盤上,人也是自己班子裏的人,可能也隻有自己主動承擔這種讓誰都感到難堪的事,才能讓楚新生這個老領導找到發泄痛苦的地方。譚無忌也想到,或許這次王未民出車禍這個壞事能夠變成好事也未可知。但想想王未民,這麼年輕就把命送掉了,也還是覺得非常可惜。王未民在麗春時雖然強勢了一些,但也還是能夠幹事,並且他的強勢也主要還是體現在工作上,在生活方麵,譚無忌在與其接觸的這一兩年時間裏,還沒有聽到有什麼不良的負麵反映。說實在的,以王未民的條件,如果不出意外的話,等到換屆時,說不定省上就會把自己調整開,讓王未民接任自己的職務,在書記位置上幹幾年,再上一個台階不是沒有可能,而是完全有可能,因為在全省來講,象王未民這樣年齡的幹部並不多。在官場上,不是有句非常流行的順口溜嗎,叫做“年齡是個寶,文憑少不了”,王未民不僅年齡上有絕對優勢,文憑上也不弱,正宗的首都理工大學畢業的本科生,聽說本人還利用業餘時間在讀研究生。跨上廳級幹部這個台階,可以說已經是跨上了一個曆史性的平台,再往上的人越來越少,能夠競爭的人也是越來越少,隻要有年齡優秀,有文憑優勢,再加上其他優勢,那上升的趨勢是擋都擋不住。更何況他還有一個當過省委書記的老丈人,這可是很少廳級幹部有這個天然優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