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35章 心裏憋屈(2 / 2)

高遠誌並沒有直接回答譚無忌的問話,而是反問譚無忌道:“京城***的領導什麼時候到麗春?”高遠誌問這話的目的,是如果京城***的領導已經到麗春或者是很快到麗春,他就不再聽麗春市委、市政府的彙報,而是去陪京城***的領導。出現了上午被圍困的事件後,高遠誌對麗春充滿了不滿,他知道如果自己在聽取麗春的彙報時,自己肯定會忍不住會把上午積壓在心裏的火發泄出來,但如此一來,就會顯得自己心胸狹窄,缺乏領導氣量。但不發泄,心裏又確實憋得慌。

上午被上訪群眾圍困,脫困後譚無忌一直在想這件事如何善後,對京城***領導何時到麗春的事,完全沒有想到去過問,現在高遠誌問起這事,還真不知道如何回答。為了不讓高遠誌找到批評自己的借口,譚無忌如實地對高遠誌說道:“高省長,因為上午發生的事,我一直在想如何按照高省長的要求嚴肅處理這件事,所以對永好同誌他們在省城的情況我沒有來得及過問。這樣,我馬上問一下,看他們今天下午是如何安排的。”

譚無忌說的完全是實話,高遠誌聽了後也不好馬上就說什麼。上午發生了那麼大的事,如果不去想如何處理,反倒把心思放在其它事情上,至少說明譚無忌作為市委書記沒有把上午的事當回事。換句話說,也就是沒把高遠誌當回事。要知道,一個常務副省長被上訪群眾圍困,這在全國來講都是少有的,作為當地的主要領導如果不去想如何妥善處置這件事,至少說明他缺乏基本的政治敏感性和責任意識。盡管京城***的領導到麗春,對麗春來講也算是大事,但二者比較起來,上午發生的群體性上訪事件遠比接待一個京城的部門領導重要得多。雖然譚無忌知道京城***的領導今天要到麗春,但具體什麼時間到,因為有歐陽永好和朱一清陪同,也就沒有去想這件事。

為了直接了解情況,譚無忌把電話直接打給了歐陽永好:“永好呀!你們接京城***領導的情況怎麼樣啊?今天的具體安排是啥?你們準備什麼時候從省城出發到麗春?”

“啊!譚書記呀!我們這邊的情況非常正常,昨天晚上我和一清在宴請蘇主任時,蘇主任一再感謝譚書記,說譚書記太客氣了。現在蘇主任正在休息。按照上午我們商量的意見,等蘇主任起來後,我們就從省城出發,在沿途看一下省城一個離路邊不遠的建設項目,然後到麗春境內後,蘇主任想看一兩個我們麗春的項目。蘇主任提出這個要求後,本來想給您彙報,但想到上午您和高省長在高山縣那邊的情況,也就沒有想到再打擾您,我和一清同誌商量後,已經確定了讓蘇主任看的項目,就是我們麗春正在建設的春水河大橋工程和麗春汽車製造設備搬遷工程。這樣下來,可能時間就差不多了。上午你們在高山的事,我已經聽說了,現在您和高省長他們都平安吧?真沒想到會發生這種情況,我作為市長有不可推卸的責任。”歐陽永好在電話裏喋喋不休地說著,並且主動承擔上午出現群體性上訪的責任。實際上這是歐陽永好具有強烈的政治敏感意識的表現。就是麗春發生更大的事,他作為才從京城到麗春工作不久的幹部,也不會讓他承擔責任,更何況事件發生時他還不在現場。

歐陽永好在電話裏說的事都是比較重要的事,但他完全沒有想到高遠誌就要譚無忌身邊,而譚無忌又不好強行壓他的電話,雖然看見高遠誌的臉色很不好看,但也隻好耐著性子聽著,好不容易有一個話縫,譚無忌馬上在電話裏對歐陽永好說道:“好的,永好,高省長還在我身邊,他要我問一下你們下午的安排,既然已經確定了行程,我就給高省長彙報。”說完,也沒等歐陽永好回應,就把電話掛了,並轉身將京城***領導下午的安排給高遠誌彙報了。

高遠誌聽了譚無忌的彙報後,對譚無忌說:“那就按原來的安排進行。”說完,也不等譚無忌反應過來,就徑直朝賓館大廳裏走去,也不對譚無忌說到哪裏。從麗春做的接待方案上,高遠誌知道彙報會就在賓館主樓的會議室。

譚無忌見狀,隻好在高遠誌後麵跟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