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33章 上訪疑雲(1 / 2)

第333章上訪疑雲

再說高遠誌一行人上車後,一個個都沉默寡言,每個人的情緒都還沉浸在剛才被上訪群眾圍困的緊張情緒之中,誰也不想說一句話。並且他們也知道除了高遠誌和麗春的主要領導外,其他人在這個時候說什麼都不合適。也因為車內的一片寂靜,反倒襯托得在前麵帶路的警車“嗚哇嗚哇”的警報聲音顯得特別刺耳。

譚無忌雖然心裏也很是不快,但自己畢竟是主人家,省上的這些人是在自己管轄的地盤上被上訪群眾圍困的,雖然有驚無險,但也還是著實讓他們受了一驚,也因此,見眾人坐在車上都很是悶悶不樂,便想打破這種尷尬的局麵,開口說道:“各位領導,今天這事都怪我,事先沒有把相關問題完全考慮到,以至於讓領導們受驚不小。在這裏,我先給各位領導道歉陪禮了。還請各位領導特別是高省長批評,下來後我們將嚴查此事,嚴肅處理,決不能讓此類事情再行出現。”

高誌遠的氣一直悶在心裏沒發作出來,想主動發作,又不願落個氣量狹小的名聲。現在聽譚無忌主動說起這個話題,也就正好借題發揮,發泄一下內心裏的氣憤:“無忌呀!今天這個事雖然是有驚無險,但作為一個地方的主要領導,對這種事確實應該好好地認真反思一下,為什麼會出現這種情況?內部管理是如何管的?難道事前沒有預案?我們到高山調研,知道的人應該不多,為什麼今天會有那麼多人到現場?我們不是不能夠和群眾接觸,實際上今天這些上訪群眾提出的訴求也並不是他們的個人利益,而是高山全縣老百姓的利益。以我個人的認識,那麼今天的這種群訪,就很有可能是一種有組織的行為。上訪群眾希望省上重視高山縣交通建設的願望是好的,出發點也沒有錯,但以這種動不動就用群眾來要挾的做法,是非常危險的。難道市委、市政府和縣委和縣政府不相信省委,不相信省政府?今天這個事情雖然沒有造成多大的危害,但麗春市委、市政府和高山縣委、縣政府必須好好檢討,深刻反思在工作中哪些環節出了問題,後有什麼背景?是哪些人在裏麵組織?今天的事我可以不再追究,但這件事肯定會傳到省委秦書記和宮省長那裏,如果他們追究下來,我是阻攔不住的。”高遠誌的話雖然語氣顯得平常平和,但平和中帶著威嚴,甚至還有明顯的威脅意味。

譚無忌自然清楚高遠誌話裏的意思,表麵上說他不再追究,卻又把省委秦書記和省政府宮省長抬出來,這擺明了是他下來後不會善罷甘休。但高遠誌是副省長,職務比自己高不說,威名和地位都正蒸蒸日上,自己雖然在仕途上已經完全處於天花板上,不抱任何希望了,但也還是得罪不起。本來譚無忌心裏就窩著一肚子火,聽了高遠誌的話後,心裏的火氣自然更大。但火氣再大,也不敢在這種場合發作,隻能強壓著心裏的火,勉強露出微笑對高遠誌說:“高省長對今天這件事有什麼要求請盡管說,我也知道今天這件事不應該出現,但問題已經出現了,我作為市委書記肯定不會推卸任何責任,先在這裏給高省長檢討。對於今天的事,我下來後一定按照高省長的要求,堅定查處,一定給高省長一個說法。”

“不是按照我的要求查處,給不給我什麼說法也無所謂,但這種事情反複出現,就不是什麼好事。記得好幾年前麗春就也出現過一次群眾性事件,雖然兩次大規模事件出現的原因完全不同,但一個地方反複出現這種事,就說明我們這些當領導的沒有很好地吸取教訓。就如今天的上訪,當地黨委、政府似乎事前一無所知,平時工作是如何做的?相關部門又是如何履行職責的?這些都要深刻反思,並以此為戒,舉一反三,該總結的要好好總結,該懲處的必須堅持懲處,決不能姑息養奸。否則,今後可能動不動就會以群體性上訪來要挾黨委和政府,黨委、政府的權威又從何來?。”高遠誌完全是一口教訓的口吻,並且再次提起了已經基本上被人們淡忘了的麗春南山事件,這讓譚無忌感到很是不快。

南山事件的發生固然有其特殊的原因,但也是上訪群眾把領導們圍困了起來。雖然這次事件譚無忌是最終的受益者——當時的市委書記進入班房,譚無忌作為時任市長,接任了市委書記一職,但畢竟仍然是麗春執政者們的一個痛點。尤其是譚無忌作為這次事件的受益者,他本人是非常不願意有人提起這件事的。在譚無忌的心裏,盡管那次事件他本人是完完全全的沒有責任,但心裏卻總有一種心虧理屈的感覺,總覺得會有人認為他為了能夠上到市委書記位置,在這裏麵起了很不好的作用。現在高遠誌再次提起,譚無忌的心裏很是不快,但也無可奈何,畢竟人家是領導。俗話說“官大一級壓死人”,譚無忌雖然是一個地方的主要領導,在地方上說一不二,也沒有人敢輕易得罪他,但對於上麵的領導來說,他又不算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