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7章心有不滿
從上訪群眾的話裏,已經明白無誤地道出了高遠誌,高遠誌也就不可能再在現場一聲不吭。
作為省級領導,高遠誌並非第一次遇到這種群體性上訪。開始時他並沒有覺得有什麼可怕,知道雖然遇到這種事情不是什麼好事,但現場有麗春市委、市政府和高山縣委、縣政府的領導在現場,他們就應該能夠處置好這類事。但高山縣委書記和麗春市的書記都出麵後,並沒有把現場上訪群眾的思想做通,相反這些上訪群眾還明確地要求自己出麵表態,並且和為麗春市委書記的譚無忌雖然沒有明確把自己推到前台,但話裏表達出的意思卻是在有意把矛頭推向自己。為此,高遠誌對譚無忌感到很有些不滿意,覺得麗春市委、市政府對他這次到麗春調研重視不夠,組織不力,從麗春幹部現場的表現情況來看,似乎他們根本就沒有對他到麗春調研的相關問題進行認真研究,周密安排,更沒有做應急處置預案。
在社會情緒變得相當浮躁的情況下,省以上領導到地方調研,當地都要從多方麵做出安排,特別是必須做出突發事件處置預案,以備一旦異常情況發生,馬上就啟動相應的應急處置預案進行處置。但從目前的情況看,自己一行人已經被圍困了這麼長一段時間,麗春方麵似乎完全沒有采取任何處置措施對當前的局勢進行處置,而僅僅憑市縣的兩個主要領導和上訪群眾對話,就想化解這場危機。而從現場隻有區區二三十名警察在場的情況,也可以看現麗春方麵對自己這次調研的重視程度完全不夠。想到這些,高遠誌心裏不由得既感到氣憤,又有些擔心害怕。氣憤的是麗春對自己的不重視,擔心的是自己在基層調研被上訪群眾圍困的消息傳出去後,對自己的形象產生負麵影響。如果上訪群眾中出現不理智的暴力行為,自己還會首當其衝成為攻擊的首要對象。
高遠誌是越想越覺得害怕。聽到上訪群眾中有人喊出“我們聽說這一次就是省政府高省長到高山來調研,我們要高省長和我們見麵說話,我們要親自聽到他的態度”這話時,高遠誌知道如果自己再不出麵與這些上訪群眾直接麵對麵,這些上訪群眾肯定不會甘心,今天這個場麵也肯定收不了場。
這樣想來,高遠誌就在心裏思考著如何直接麵對這些顯得已經有些激憤的上訪群眾。
再說譚無忌聽了上訪群眾喊出“我們聽說這一次就是省政府高省長到高山來調研,我們要高省長和我們見麵說話,我們要親自聽到他的態度”這話後,不由自主地把臉轉向了高遠誌,想看看高遠誌的反應。
其他幾個被圍困的人也象譚無忌一樣,不自覺地把臉轉向了高遠誌。
緊緊圍在省市領導們身邊的上訪群眾看見被他們圍著的省市縣領導們都把臉轉向了被圍在中間的一個人身上,就猜出這個人肯定就是他們知道的高省長了,於是就有人大聲地喊道:“請高省長出來說話。我們要清楚地聽聽高省長的態度。”
到了這個時候,高遠誌不得不向譚無忌要過話筒,和譚無忌一樣,擠到中巴車門前,站在中巴車門上對著話筒大聲喊道:“各位父老鄉親,我是省政府的高遠誌。你們已經知道,我這次到麗春、到高山,就是來調研高速公路建設的。我這一次帶了有關高速公路建設的相關部門的領導,就是為了建好從省城到高山的高速公路,以改善高山縣的交通條件。我到麗春、到高山來調研,本身就說明省委、省政府對麗春、對高山交通建設的重視,希望各位父老鄉親相信,在有關高山縣的交通建設上,省委、省政府是一貫重視的,這一次就更是把麗春‘縣縣通高速’的目標作為省政府的一項重點任務。我保證,隻要麗春‘縣縣通高速’項目啟動,高山縣通高速就會成為現實。我作為西原省分管交通工作的副省長,自然也是巴不得我們全省所有地方都能夠做到道路通達,交通便捷,對此,希望各位父老鄉親理解,並支持我們的工作。”
“不能光是說,關鍵是要看行動。”聽了高遠誌的話後,人群中有人喊道。
“就是,關鍵是要看行動。”其他上訪群眾應和道。
“各位父老鄉親說得非常有道理,確實,任何事都關鍵是看行動。但路畢竟不是我修,並且也不是我這裏動手就行的事,道路建設作為項目,必須有一定的程序,並且還必須經相關的設計機構規劃設計。這些都是專家們才能做的事,並不是我這個副省長能夠做的,並且就是我個人想馬上做也做不了。希望各位父老鄉親要理解,建設項目是必須經過相應程序的。在這一點上,我雖然是副省長也說了算。我今天也請了省交通規劃設計院的專家參與,目的就是想讓專家們對現場有一個了解,以便於設計具體的施工方案。這一點,希望父老鄉親們也要理解。”聽了上訪群眾的話後,高遠誌雖然心裏冒火,但卻也無可奈何,不敢把火冒出來,隻好繼續顯得柔聲地對上訪群眾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