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24章 圍觀場景(2 / 2)

這麼多群眾到現場的根本原因,在高山縣隻有葉白秋和田一品兩個人知道,其他人毫不知情。包括公安局長的伍有仁,雖然公安係統有他們的特殊信息渠道,但也沒有掌握這麼多老百姓到現場的情況,更不清楚這是有意組織的。他是聽到提前到現場的縣公安局副局長郝子剛報告,說是上午不到九點就開始有老百姓陸陸續續到現場點位的情況後,才趕到現場,到現場時已經有兩三百人在現場,並且四周還延延不斷有人往現場趕,思想上才警覺起來,一邊安排郝子剛再增派警力到現場,一邊給政法委書記田一品彙報現場點位出現的情況。高遠誌等調研組一行人到現場時,伍有仁已經做出了相應的應急安排。所以周順友到現場後質問伍有仁時,伍有仁回答得比較從容。

對於現場出現的情況,葉白秋和田一品兩人心裏自然清楚。但伍有仁給田一品彙報現場情況時,田一品不可能說他知道這個情況,而是在電話裏假裝感到非常吃驚的樣子問道:“怎麼回事?怎麼會有那麼多人到現場?”不過,說了這話後,又馬上對伍有仁說道:“不過,我相信到現場的群眾都是出於看熱鬧的願望,高山的人就喜歡看熱鬧,這些老百姓可能也就是到現場看熱鬧的,你們加強對現場的監控,防止出現騷亂和擁擠造成混亂就行了,要堅決防止出現現場群眾擾亂秩序的情況。”

田一品這是有意把現場出現那麼多人的原因說得盡可能簡單。他這樣說的目的,還是希望不讓伍有仁田產生這些群眾到現場是一種有組織行為的想法,而是希望把伍有仁能夠把思想往這些群眾完全是出於好奇自發到現場這方麵想,往這個方麵引導,如果不幸出現了問題,也不至於把問題的性質往深層次方向想。

實際上,在秦有益安排了他和葉白秋組織一些群眾到現場上訪的事後,田一品也在考慮這個問題的善後。如果到時候出現了什麼問題,必須把問題的根源往老百姓自發到現場看熱鬧這個方向引,而決不能把問題往有人組織的方向引。作為政法委書記,田一品心裏也清楚,如果是群眾自發性到現場,即使出問題最多也就是現場處置不力,上麵追究起來也不是什麼大的問題。但如果上麵知曉這次群眾上訪是一次有組織有預謀的行為,那追究起來就不是那麼簡單了。在和葉白秋商量這件事時,田一品也是這樣和葉白秋統一口徑的,在給兩個鄉鎮的領導安排時,也反複強調叮囑,一定要讓參加上訪的老百姓感到是一種自願,是為了去看省上領導到現場的熱鬧場麵,而向省上領導表達訴求,也隻能是絕對信任的少數幾個人,並且希望能夠當麵向省上領導反映高山縣老百姓訴求,如果不當麵向省領導表達訴求,擔心引不起省上對改變高山縣交通狀況的重視。葉白秋自然也清楚此種事情如果出了問題後,如何才能是最輕的責任。

高遠誌是見過大場麵的,雖然從車上就看到了現場有好幾百老百姓,但卻並沒有覺得有什麼驚奇,他心裏甚至還在想,看來高山縣的領導還真會辦事,為了歡迎自己到縣上調研,居然還組織這麼多群眾到現場。

調研組一行的車到現場後車子剛一停穩,作為本地領導的周順友便站在了車門前,等候著車上的領導下車,以便給領導們介紹在現場等候的高山縣領導,並引導著車上的領導們到現場展板前,以便詳細地給省市領導介紹他們的想法。

看到省市領導們所坐的車到現場後,高山縣到現場的領導們馬上一窩蜂似地走到車前,大雁似地一字形排開站著,等候省市領導的接見。

高遠誌作為這次調研的主要領導,當然是周順友下車後第一個下車的人。高遠誌下車後,譚無忌、秦有益、諶建新和省政府副秘書長、省交通廳廳長等人也都跟隨著從車上下來,周順友也就一一地給省市幾個主要介紹了縣上到現場的領導,之後急腳走到已經離開車門的高遠誌身旁,準備給高遠誌介紹現場點位的情況和高速路進出口規劃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