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交通規劃設計院院長說南山修建兩個高速公路進出口符合國家總體交通規劃,南山縣和麗春市的領導聽了後當然感到滿意。確實,高速公路修建後,給一個地方的交通通行特別是貨物和人員運輸提供的方便是立時可見的。但盡管這樣,由於高速公路是完全封閉的,對於高速公路兩邊的群眾來說,如果沒有進出口,高速公路對他們就沒有任何作用,相反還會給當地政府增加一些問題。譬如修路需要占用土地,當地政府就得協調土地被占用群眾的利益;高速公路修通建成後車輛在通行過程中出現車禍等事故時當地政府還得負責善後處置,高速公路修好後在運行過程中產生的噪聲可能還會影響沿路老百姓的生活等等。所以隻要是修高速路的地方,當地黨委和政府都會千方百計想辦法在自己的轄區內盡可能多地修建進出口。
對於公路運輸處於非常重要的地方來講,地方高速公路進出口的數量一定程度上體現了這個地方的經濟發展程度。高速公路進出口越多,說明這個地方的交通越發達,經濟發展水平自然也就越高。
就是那些目前經濟發展水平不高的地方領導也相信,隻要有了高速公路,就可以為當地經濟發展提供了條件,而高速公路進出口則是這個條件的基本構成。
當然,地方領導的想法和道路建設投資方的想法是完全相反的。作為高速公路的投資方來講,除非是國家出於某些特殊考慮,譬如從軍事意義上考慮或者是從政治意義上考慮之外,都是要考慮投入產出比的。
南山縣在麗春的六個縣區中經濟發展水平非常一般,最好的時候也隻排在前三位,差的時候還排到了第五位。因此,能夠在縣境內修建兩個進出口已經是最好的結果了。所以高遠誌到南山調研,南山縣的書記和縣長都非常起勁地在高遠誌一行人麵前講解著在南山縣修建兩個進出口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在一個地方修幾個高速路進出口,並不是高遠誌需要考慮的問題,他考慮的是自己作為省政府分管交通工作的副省長,對於地方的這種熱情應該如何把握和引導。高遠誌知道,對於需要大力度投入的高速公路建設,既不能盲目地一哄而上,也不能無謂地視而不見。西原省的高速公路建設水平在全國來講居於中下水平,從分管交通的角度來講,肯定是希望高速公路的建設速度能夠更快一些,但從分管財政的角度講,又希望有所節製。雖然從國家的層麵來講,也是希望加大高速公路建設的建設步伐,但畢竟經費有限,國家雖然鼓勵建設,但從國家層麵拿出來的資金並不能滿足建設的需要,作為省及以下政府,要在國家規劃之外加大投入,就得地方政府自己籌錢。高遠誌知道西原省的財政收入水平並不如人意,很多支出如果不是中央的轉移支付,是難以應對方方麵麵的需要的。自己作為管著財政這一塊的人,很多時候也為那捉襟見肘的財政收入感到極度難辦。因此,對於交通上的不少事,高遠誌都采取的是一種能拖則拖能放則放的態度。反正路再爛,要過的還是要過。這一次主動提出到麗春調研“縣縣通高速”的事,高遠誌內心裏是有他自己的目的的。
高遠誌的仕途似乎正處於一個非常關鍵的轉變期。省長宮新臣之前滿以為會在西原升到書記的位置上。哪知道就在他躊躇滿誌地想著走馬上任的時候,卻平地生雷般地從京城來了秦為民,對此,宮新臣也是無可奈何,隻能服從組織的安排。現在秦為民到西原已經兩年多時間了,最近又有說法說是秦為民可能要回京城去任職。而秦為民真的要走,那麼上一次就已經做好充分思想準備的宮新臣自然又成了書記的熱門人選。而如果宮新臣當了書記,留下來的省長位置,在西原黨政班子中,高遠誌是最有競爭力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