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14章 基層調研(2 / 2)

實際上,高遠誌從內心裏對這種大規模迎接的排場也並不怎麼以為然,但他並沒有說一句批評的話,是覺得譚無忌作為一個老同誌,能夠對自己到麗春調研如此重視,擺這麼大的場麵來迎接,也是對自己的尊重,如果說幾句批評的話,不僅起不到任何作用,還會弄得譚無忌心裏不高興。高遠誌清楚,對於這種很快就要從領導崗位上退下來的老同誌,自己更應該尊重,這樣才能顯示出自己的領導風範。

和高遠誌握完手後,譚無忌就介紹起麗春來迎接的領導,高遠誌也和麗春的一行幹部一一握手。

歐陽永好是麗春排名第二的領導,高遠誌自然是和譚無忌握完手後就和歐陽永好握手。歐陽永好參加過幾次省政府的會議,高遠誌多少對歐陽永好有一點印象,為了表示自己對歐陽永好的關心,握著歐陽永好的手時,高遠誌說:“永好同誌辛苦了!在麗春已經習慣了吧?在基層工作可是非常不容易的呀!”

聽了高遠誌的問話,歐陽永好多少顯得有些激動。雖然自己在京城時見過的省部級領導不少,但自己現在畢竟是在市這個層麵上,能夠得到常務副省長如此關心和理解,內心裏還是感到非常欣慰:“啊!謝謝高省長的關心和理解,不辛苦,不辛苦!在基層這一段時間,自己學到了不少東西。還請高省長指教,也多多關心。”順著高遠誌的話,歐陽永好回答道。

見高遠誌對歐陽永好如此非常關心,譚無忌當然不能視而不見,也馬上在高遠誌麵前肯定著歐陽永好:“永好市長在麗春幹得非常不錯,麗春的百姓們對永好市長的工作非常認同。”譚無忌的這話說得非常有高度,也顯得非常虛幻。“百姓對歐陽永好的工作非常認同”,這話任誰聽了都會覺得有些似是而非,但在這個場麵,也沒有誰去認真計較。就是隨高遠誌來的記者們,也知道譚無忌這話水份不小。

“到基層來不久就能夠得到百姓的認同,不錯!不錯”高省長馬上接口稱讚道,並且連說了兩個“不錯”。

“這都是高省長的關心和譚書記及麗春幹部的大力支持和鼓勵。”歐陽永好並不傻,對這些口頭表揚的話,知道自己決不能照單接收,而必須把這些口惠之詞轉贈回去。否則就會被人視為不知高低。

本來歐陽永好還想在幹部後麵加上“群眾”一詞,但臨出口時,還是把這個詞去掉了。自己到麗春還不到一年時間就打上“麗春幹部群眾”的牌子,擔心譚無忌聽了後心裏不高興。

確實,能夠用群眾來說事的,不是確實得到了一個地方各屆廣泛認同的人,就是一個拉大旗作虎皮的人。這正如敢於說“我是人民的兒子”的,隻有一個偉人,其他任何人也不敢說這樣的話一樣,歐陽永好也不敢輕易拉“群眾”為己用。

其他人見高遠誌、譚無忌和歐陽永好三人在熱烈地說著話,當然不敢有什麼不滿,都隻是眼睜睜地看著他們。

不過,記者們特別是那樣攝像的記者們倒是從高遠誌一下車就跟著下了車,並且忙過不停,“嗞嗞嗞”地錄著高遠誌和麗春幹部見麵的場景,“哢哢哢”地拍著高遠誌和麗春幹部握手的鏡頭。

還是譚無忌覺得如果僅就他們三人說話的時間長了,會把省上來的其他人冷落了,就是麗春本地的幹部,都可能因此在背地裏說三道四,便主動把話題轉移了:“高省長,要給您彙報一下,就是歐陽永好同誌今天上午陪和您調研,中午吃了飯後,他就不再陪您了,我們想的是安排他到省城去迎接京城***的領導。高省長您也知道,歐陽永好同誌之前是在京城***工作,這個領導是歐陽永好同誌的直接領導,他來關心永好同誌,麗春作為永好同誌的第二個家,當然不能冷落了京城***的領導,因此,我們考慮請歐陽記好同誌直接到省城去,代表麗春市委、市政府去迎接這位領導。您在麗春的調研,就由我和市委副書記秦有益及市政府常務副市長諶建新等四家班子的領導陪同。不知這樣安排行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