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圖書質量問題比較突出,社會輿論提高圖書質量的呼聲和出版行政管理部門抓圖書質量的力度都比較強。客觀上看,這些呼聲和措施更多的涉及圖書的編校質量和印刷質量,對圖書內容質量關注不夠。實際上,圖書質量是一個完整的係統,涉及圖書的各個方麵,包括內容質量、編校質量、印刷質量、發行質量等。其中內容質量是第一位的,它是其他質量存在的前提和基礎。對少兒圖書而言,這一點更為重要。因為少年兒童正處在世界觀和人生觀形成時期,圖書等係統化和規模化的外界信息對他們的影響是很深刻和長遠的。但是,現階段我們的少兒圖書在內容質量方麵還有不盡如人意的地方,其中少兒圖書過於娛樂化是比較突出的表現。
一、圖書內容過於娛樂化的表現。
從認知的規律性看,由於生理和心理正處於發育階段,少年兒童不能長時間地集中於外界的認知,他們的有效閱讀時間是比較短的。另一方麵,少年兒童好動愛玩,這一特點在閱讀中表現的也很突出。因此,娛樂化是少兒圖書的重要特征,“寓教於樂”是少兒圖書的最高境界。怎樣把閱讀和娛樂結合起來,是少兒圖書出版的關鍵。但是,在“寓教於樂”中,兩者的關係更多地表現為是形式和內容的關係,“樂”是“教”的途徑和形式,“教”是最終要達到的目的。娛樂化不是少兒圖書的全部,更不是少兒圖書出版的目的。
當前,有些少兒圖書的內容過於娛樂化,把娛樂當作圖書的主旨,在形式上把表現娛樂作為重點,甚至顛倒內容和形式的關係,為了娛樂而娛樂。從近幾年少兒圖書的出版情況看,這種過於娛樂化主要有下麵三種形式。第一,內容完全娛樂化。“不好不壞,讀了無害”是這些書的典型特征,吸引孩子閱讀,卻不能使孩子從中學到任何有用的東西。例如一些很無聊的“腦筋急轉彎”圖書,一些低級無趣的“玩笑”圖書等。第二,過於注重圖書的表現形式。圖書的表現形式一般包括印刷材料、開本、版式、裝幀等,他們是根據圖書的內容來確定的。但是,現在有些少兒書卻不是這樣的,在開本上強調大開本,異形開本;在版式上過分追求個性化,過分出奇;在印刷材料和裝幀上,過分使用新材料、新技術,把最新的材料和技術都使用到一本書上。第三,內容和形式的結合不合理。從內容和形式的關係看,內容是第一位的,形式是為內容服務的。可是,過於娛樂化的少兒圖書卻沒有處理好圖書內容和圖書形式的關係。有些圖書過分突出形式的作用,很平淡的內容卻使用龐雜的形式來包裝;有的圖書內容和形式“張冠李戴”,兩者結合的很不合理;還有的圖書不注重內容的選擇和提煉,但是在形式上卻花了很大的氣力,“大馬拉小車”。
二、產生的原因。
1. 過分追求經濟效益,對圖書內容把關不嚴。在市場經濟條件下,出版活動在注重社會效益的同時,更加注重經濟效益。但是,在圖書市場競爭很激烈的情況下,由於社會效益是“軟指標”,而經濟效益的要求很“剛性”,因此,對主要反映社會效益的圖書內容就降低要求,把關不嚴。另一方麵,圖書形式上出新出奇,既可以增加圖書成本,進而更高的給圖書定價;又可以依靠圖書形式的新奇變化,最大限度地擴大圖書的“賣點”,擴大圖書銷路,提高經濟效益。
2. 對計劃經濟時期過分強調圖書內容的做法反應強烈,矯枉過正。少兒圖書要求圖書內容和形式的有機結合,而且在形式上要求更高。但是,在相當長的時期,尤其在計劃經濟時期,我們的少兒圖書單純強調教育作用,對圖書內容關注多,對形式注意不夠,導致了我們的少兒書“千書一麵”,不管是什麼內容,都是一樣的開本,一樣的裝幀,差不多的封麵。在市場經濟條件下,人們對過去的做法進行了反思和糾正,但又走向了另一個極端,就是過度注重圖書形式了,圖書內容過於娛樂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