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山有強人十三歲(1 / 2)

盱眙山又名大青山,位於青陽西洲幽州府的最東北方。

其山西起天門峽,東至放馬灘,南接涿水郡,北連青山郡,是南唐與趙國天然的南北邊界,山勢一嶺橫絕,以危聳峭直之姿,縱橫東西近九百餘裏。

誠然,奇絕的山勢造就了大青山林密道險,野獸橫行的現狀,但是,它卻並不屬於荒僻的所在,因為,不可回避的一點是,此山乃南北商家互通有無的必經之地。

一來,趙國盛產的皮毛山貨唯有通過盱眙轉往幽州腹地,方能賺回翻倍的金銀,二來,中原諸國的糧食絲綢瓷器,想要賣出一個上好價錢,也少不下穿越大青山往北,銷往山北的趙國以及並州諸地,長此以往,自然而然的,商旅不絕的八百裏大青山也就成了一處綠林好漢們嘯聚一方,攔路打劫的上等寶地。

趙虎生便是盱眙眾好漢中的一員,盡管年方十三,可在這條盱眙山東部隸屬於飛熊寨的交通要道上,滿打滿算,被同道中人戲稱為“九山王”的他已經幹了三年,非但在生死搏殺中練就一身真功夫,還做下來數十樁令左近豪傑刮目相看的大買賣,在大青山東路的十三家大寨中已經屬於有名有姓的個中老手。

與大青山裏絕大部分寨主、頭領老少通吃的做法不同,飛熊寨中整日念叨著一統大青山綠林,成為盱眙山總扛把子的小土匪——飛熊寨年紀最小的當家人既不是一位見錢眼開的主,也不是一個喜歡濫殺無辜的劊子手。

雖然,時不時就扛起與自家身子一樣長短的大砍刀,裝出一副凶神惡煞的模樣,將許多大腹便便的胖員外們嚇得哭爹喊娘,可最終,隻要那些家夥懂得舍財消災,總不會有性命之憂,若是嘴上會來事,甚至還可能留下些許保身錢。

對此,宅心仁厚趙老大身後那一臉麻子的鐵板跟班“八張口“小九子沒少抱怨。

今日,自然也不例外:

“前些日子,涿水和青山郡各鏢局弄出一個聯會,你又不是不知道!”

“來來往往幾十號人,都是有真才實學的武林好手,你也不是沒見過!”

“千辛萬苦等到一頭肥羊,你倒好,別個送上一本破書,便把一半給人家退了回去,依我說你大字不識一籮筐,要它幹嘛,不必說,今日回去又少不得被那一幹老東西當笑話!”

小九子說完,摸了摸懷中的小冊子,狠狠的剜了自家老大一眼,身旁十來個嘍囉則跟著起哄起來,他們跟定趙虎生是看中眼前這小子的機靈,因為,不曉得是鴻運當頭,還是真的別具慧眼,別個頭領三天兩頭損兵折將,唯有姓趙的小家夥手底下每一次活都是毫發無損,選的還淨是一些好欺負的主。

可是,強盜終究是強盜,如果老是像今年這樣,入秋以來十天半月不開張,碰上一隻肥羊還被自家老大慷慨一回,日子一直捉襟見肘,真就得不償失了。

趙老大自有大寨主大魚大肉的伺候著,可他們這一幫嘍囉全部得自食其力。

近兩個月來,別說修煉必須的天材地寶,便是上檔次的野獸精肉也難得一見。

如此下去,武道一途前途渺茫不算,連做強盜逍遙快活的日子都淪為空談。

場子大的賭坊不敢去,青樓前頭囊中羞澀,來來往往還躲不開山寨同行的冷嘲熱諷,隻能夾起尾巴做人,老實說,這樣水深火熱的狗屁日子,對於鋌而走險幹上山賊行當,凶狠不馴的他們而言,還真不如一死了之。

其實,一早下山到日正當午,南來北往已有不少於十數波的人馬經過。

可惜,其中大部分屬於實打實的窮苦人,盡管有三四波行客光鮮亮麗,卻無一例外掛有商隊旗號,要知道,青山涿水兩郡常年來往兩地的商隊早已將一年的過路費盡數上繳,趙小當家當然不能壞下規矩,至於剩下的,卻又是小九子口中鏢局強手坐鎮的主戶,以他們一夥人的本事,恐怕有去無回。

本來,千辛萬苦等來一輛馬車,馬車上又是個身家不菲的公子哥,趙老大一行絕對可以大賺一筆,可是,令小九子忍無可忍的是,僅僅因為一本破書,飛熊寨的小當家竟然鬼使神差將四百兩給人退回五成,於是,一幹嘍囉哀鴻遍野。

“一個個給老子瞎嚷嚷啥呢,還想造反不成?”

聽到自家小弟不分尊卑,哼著***的趙老大不幹了,伸手從小九子肩膀上搶回自家百來斤的砍山刀,瞪起大眼睛立刻耍出一套虎虎生風的回龍刀法,少年人已有武道煉皮的修為,通身兩馬一千斤的力道,一套刀法耍的自然威風八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