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於蕭鏈的書信送到,清屏一大清早已和門衛請示了,清亦她們的進宮相當的順利。一切都進展得相當的順利。不過這也都是清亦意料之內的事。下了轎子,碧葵一路領著清亦從偏殿開始繞小路來到了約定好的禦花園的聽雨閣。清屏老早就命宮女泡茶在此等候多時,看到亭中的清屏,清亦和碧葵加快腳步迎了上去,微微欠身。
“奴婢參見燕妃娘娘。”碧葵恭迎道,然後起身退到了亭子的一角。
“妹妹參見姐姐。”清亦也略微的欠身
“都是自家姐妹何必如此多禮呢。”清屏站起來扶起清亦,然後拂袖示意宮女全部退下。隻見宮女鞠躬,低頭按照順序撤退。碧葵也隻好跟著那一幫宮女去一旁休息。
“父親寫的信中已經詳細交代了全部的事情。其實太多的話我也不必多說。由於宮中的事情你不了解。所以我先給你透透底子。順便我希望你能在此多住上兩天。看到你的樣子我心裏特別的踏實,長得傾國傾城的樣子。至少不會輸給那個墨家的墨冰燕。”
“我原先也不知如何是好,今日還望姐姐多多提點。”
原來晉國妃嬪雖然不計其數,卻是子嗣不多。由於戰事連連皇帝很少在宮中停留。也隻有和平的一兩年留在宮裏。皇上不是貪念美色之人,他基本上隻寵信皇後,婉嬪,燕妃和淑妃,其他的妃嬪隻是雨露均沾,沒有皇子誕下隻有兩位公主,安陽,鳳陽。可是燕妃由於自身原因一直沒有能為皇上誕下子嗣。而皇後則生下了大皇子君憑,五皇子君勉。而婉嬪則生下了三皇子君華。而淑妃則誕下了二皇子君碾,四皇子君岸。朝中就隻有這五位皇子,而由於大皇子既是嫡子又為長子所以很快被封為太子。但是說治國才能便數三皇子最強。而二皇子卻一直企圖著太子之位,為人陰險狡詐,最會動用政治手段。四皇子則是熟讀兵法,自十六歲便開始跟皇上南征北戰。太子自幼就沒有什麼才華,這是最最令皇上煩惱之事。後來每次去皇後那裏看到太子玩物尚誌,就急得大發雷霆。“就你這樣以後怎麼繼承大統。”皇後也是著急可是也沒辦法。不過雖說各有所長,但是基本上都文武雙全。由於燕妃沒有子嗣所以蕭鏈很是擔心。才讓清亦參加那王妃競選。現在傻瓜都明白現在的王爺還不到年紀,等到成熟一點的時候太子便會被人趕下台。太子之位就在三位皇子間。五皇子由於年紀太小等到皇上駕崩的時候年紀都不會大到那裏去,這個選擇直接排出。
“聽完了,我想聽聽你的說法。”
“我覺得三位皇子都有可能登基的話,這的確是一個很難考慮的問題。但是也不是不能分析。我首先排出二皇子。”
“理由先說來聽聽。”
“都是皇帝的兒子,肯定不希望自相殘殺的。而且如果手段太多遲早會露出馬腳小命不保。隻要其他兩位皇子稍稍留心,抓到證據即使他真能將太子扯下馬。其他人也一樣能把他從寶座上踹下。”
“這個倒是。”
“那麼老三,老四呢?”
清亦的臉色開始難看了,眉頭緊皺,沉默了一會兒。
“這三皇子常年在朝中,才華出眾一定有不少的大臣支持。而四皇子嘛以後必定能叱吒沙場,而現在又是戰亂的年代需要這樣的人才。這樣的選擇拿給皇上都是個頭疼的問題。三皇子得到的是民心,而四皇子則是軍心。這個恐怕不好說,得看四皇子的性格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