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一十八章死亡邊緣(四十八)(1 / 2)

一陣刺骨的北風席卷而來,呼呼地風聲回響在太和穀上空。眺望遠處的邙山,一身影卻首先進入了眼底。遠遠的,一身威武的鎧甲屹立在邙山腳下,猶如一尊戰神。

唇角略起一絲淺笑,舉步向前靠了過去。

“老將軍!”在靠近隻離幾步的距離停下,微笑地喚道。

“唔?”段韶詫異地回過頭,雪白的胡須悠然地飄動著有種仙風道骨的感覺。

“咦?王爺?”段韶回頭見來人是我,轉了轉身,雙手相抱,“千歲爺!”

“我有打擾到將軍地雅興嗎?”沒有自稱‘本王’而是‘我’,本不單單是因為對方是大齊的開國元老出於對他的尊敬,也是因為我心裏有另一層打算。

“千歲言重了,老臣惶恐!”段韶更是彎下了頭,連忙說道。

“將軍不必多禮!雖然陛下命我為主帥,但是陛下真正仰仗的還是您與斛律將軍兩位大人,晚輩不過是撐撐場麵而已!”上前兩步,伸手輕抬段韶的雙手,淡淡地笑道。

“千歲爺折煞老臣了!”段韶語氣雖然恭謙,但已放下作揖的雙手,直起了腰雙眼直視著我。

盯了一會兒段韶平靜的眼神,唇角微微上揚,抬頭望向屹立前方的邙山,突然想起了三國時期曹植的《步登北邙阪》

“步登北邙阪,遙望洛陽山。洛陽何寂寞,宮室盡燒焚垣牆皆頓擗,荊棘上參天。不見舊耆老,但睹新少年。側足無行徑,荒疇不複田。遊子久不歸,不識陌與阡。中野何蕭條,千裏無人煙。念我平常居,氣結不能言。”

“ 殿下的朗誦的這首《步登北邙阪》真乃將當年董卓火燒洛陽的一幕重現了呀!”段韶感歎似乎頗深的樣子,一邊捋著雪白的胡須一邊歎道。

“將軍乃大齊的開國元老,自東魏起就參與了與西魏入侵洛陽的戰爭。所以晚輩心想,將軍在這一路中想必都在回想洛陽曆史上的一次次戰火吧?”深意地望向段韶,正好看見他眼底閃過的一絲驚訝。

“這……”段韶捋著胡須的手僵了僵,並未回答。

“不知將軍這一路上對周軍的觀察可有何見解?”段韶的猶豫並未讓我有放棄追問的打算,更是緊逼一步追問道。

“這個……”

“不知以我軍寡敵周軍眾,可有勝算?”步步緊逼,聲聲追問。

“王爺…心中不是早有定論了嗎?”段韶恭謙地拱了拱手,沉穩地說道。

“唔……”不動聲色地瞅著眼前這位神態平靜的老將,心裏也忍不住暗歎,果然是位資曆深厚地元老。在這個皇帝走馬觀花的更改頻繁的大齊,卻一直受到帝王的親信在朝中擔任要職,也許不單單是因為他本身的才幹也因為他為人處事的方式吧?雖然這樣的人我並不覺得討厭,但也不能讓我喜歡!

“將軍以為善人與惡人,作何區分?”隨即轉了話題,笑問段韶。

“咦?”段韶顯然有些驚訝,但很快又恢複了平靜的神色,沉思了一會兒,答道:“這似乎…並未有確切的界限!”

“嗬!是嗎?”又是一個含糊不清地回答!

“看來將軍對好、壞之分似乎有些矛盾啊!”邪魅一笑,深深地望進段韶看似平靜如湖麵的雙眸,當如意料中發現湖麵輕起的一層波粼時心裏的笑意更濃了。

“王爺?”

“不過,在本王的心中,沒有善惡。善惡不過是後人對曆史的評價,但是人死後,這些評價又有什麼用呢?”雖是笑著說的,但是心裏其實沒有半點的笑意,語氣聽起來也就顯得冷冷地。

“……”段韶這次什麼也沒有說,隻是怔怔地望著我,久久地未轉開視線。

“回去吧!斛律將軍也該到了!”嫣然一笑,令人窒息的氣氛又恢複得輕鬆起來。

“唉?啊…是!殿下請!”段韶回了回神,神色卻有些尷尬。

“請!”禮儀地回了一句,徑自先轉了身,剛好看見青龍遠遠地走過來。

帥營內,段韶與斛律光各端坐左右下方,二人下座依次為三軍各副將領。眾人皆身披鎧甲,神情嚴肅,讓本來氣氛就沉悶的帳營更加的沉重了。

“既然各位沒有異議,那麼就這樣定了!”掃視一眼座下的將領,沉聲說道。

話畢,本來沉默的各位將領都小聲相互議論起來,神色各異,似乎另有看法。

“怎麼?看來各位有異議?”淡淡一笑,卻冷得沒有半點感情。

“主帥!”

“唔?”將視線停在突然出聲的斛律光身上,“斛律將軍請說!”聲音柔了些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