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立即組織陳軍做好進攻準備,一但傳來於偉遇害的消息,便立即出兵進攻泰州!
==============================
夜露更深,一輪明月掛在正和殿飛簷之上,偶爾幾片流雲纏卷著飄過,遮住了那銀亮之光。
禦書房內,燈燭跳動。身著一身明黃便服的皇上,手持狼毫紅筆,正伏案批閱奏折。他以手撫額,眉宇時而緊皺,時而舒展。
窗外一陣夜風吹來,立在旁側的曹公公立即上前關上了窗。他又走回皇上身邊,頷首向皇上低聲勸道:“皇上,已經子時了,您要保重龍體啊。”
皇上置若罔聞,姿勢絲毫未變。但此時外間一陣響動,皇上聞之皺起了眉,抬眼一看,原來是太子風風火火地闖了進來。
“父皇,兒臣聽聞您將贛泰總督於偉押進了司獄,此舉可否屬實?”太子一進禦書房便跪伏在地,語聲急切地向皇上問道。
皇上隻是淡淡地應了一聲,便不再搭理太子。太子心內焦急萬分,不顧皇上的無視,接著質問道:“父皇,您為何要這樣做?於偉乃救國之臣,憑一己之力力挽狂瀾,救泰州百姓於水火,扶大廈於將傾,您……”
皇上放下筆,摘去案上宮燈的燈罩,一旁的曹公公立即遞上小剪子。皇上接過後,將過長的燭心剪去,“這燭心太長,有時也會妨礙燭火燃燒,是時候該剪剪了。”
皇上冷冷地開口,望向跪在地上正怔怒地望著自己的太子,繼續說道:“於偉曾和禮部尚書有來往,而且禮部尚書還是內閣大學士。”
太子一聽便明白了皇上要殺於偉的原因,邊將掌握著雄兵數萬,而內閣學士則有權決定國家大事。邊將與近臣關係過密,向來都會被認為有謀逆之嫌。
太子性急,前傾著身子解釋道:“父皇,他們也可能隻是一般的關係。於偉為人正直廉明,不會做出此等逆謀之事!”
皇上一聽怒火乍起,怒目圓睜對著太子吼道:“你這逆子!你是在質疑朕的決定嗎!”
“兒臣惶恐!”太子立即跪伏在地連連磕頭,“兒臣隻是想到於偉死後,泰州定無人能守,陳軍必會卷土重來。而天下百姓知曉了他們如此愛戴的將軍被處死,肯定也會群情激憤,到時後果不堪設想。請父皇三思啊!”
皇上憤怒地捶著禦案,“砰!”得一聲巨響,太子驚得顫抖了一下。皇上又氣惱地將狼毫狠狠擲在太子頭上,“行了!明日對於偉的審問如期進行!”
太子還想說些什麼,但皇上猛然開口打斷了他,怒道:“你再敢為他求情,朕連你一起罰!”
太子跪在地上氣得瑟瑟發抖,卻再也不敢說一句話。他慢慢地站起身,對著皇上一拜,默默道:“父皇早些休息。兒臣告退。”
他步履沉重地步出禦書房外,低歎一聲,複又抬起頭望向空中的明月。想到如此忠心又賢能的人才又要少了一個,太子心裏一陣歎息。
於將軍,我也幫不了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