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國大軍傾巢而來,氣勢已囂張萬分。若此時我軍再龜縮不出,他們的氣焰定會更加囂張。
泰州有守軍兩萬,陳軍此時隻是前來試探的先頭部隊,我軍應主動出擊,殺殺他們的氣焰才對!待他二十萬大軍抵達,再退回城內堅守,等待援軍!”
於偉抬眸斬釘截鐵道:“傳我命令,副將許威率五千人守東門,總兵錢惠率五千人守西門,黃思率三千人守北門。”
於偉頓了頓,目光一一掃過廳內眾人,眾武將都在等著他說出最後一個鎮守南門的守將。
眾武將深知,南門是泰州城的主門,正對敵軍,壓力最大。而這最後一人的名字,在一片低呼聲中,從於偉口中喊出,“南門,於偉!”
這一個名字報出來,武將們才知自己真的低估了這位巡撫大人。他從未參加過戰役,甚至連鎧甲都沒有穿過,竟敢去守最危險的南門!
而他們不知道的是,於偉之所以無畏,是因為他的老師——劉賢。這位清政廉潔,一心為國的賢臣曾教導過他,“無論處境如何艱險,時態如何炎涼,都要堅定信念,報國為民!”
於偉深吸一口氣,說出了出城前最後一番話:
“凡守城戰士,必英勇殺敵。戰端一開,若發現有身穿鎧甲不願出城者,立斬!”
“臨陣,將不顧軍先退者,立斬!”
“臨陣,軍不顧將先退者,後隊斬前隊!”
“眾將率軍出城後,立即關閉四門,有敢擅自放入城者,立斬!”①
要說方才隻是驚訝,如今這四道軍令一下,眾武將立刻震驚了。他們明白,此次出城迎敵,除非成功退敵,否則必死無疑。
於偉也正是抱著必死的決心,來指揮這場戰役。要麼退敵,要麼死!在場眾人無不被他的堅韌不拔,誓死報國的信念所折服。
“末將領命!擊退敵軍,誓死守城!”
不出一個時辰,兩萬守軍皆出城在四門外列隊完畢。鐵質盔甲整齊劃一,在陽光下閃著刺眼的光,硬冷而殘酷。
在於偉的命令下,各門守將正在做著戰前的最後動員,鼓舞士氣。
西門錢惠對軍士們慷慨激昂地喊道:“各位兄弟,大家應該都沒有忘記三年前的那場慘敗。有多少兄弟都是因守衛城池而死。
而今日,敵軍再度入侵,我們一雪前恥,為兄弟們報仇的時候到了!
如今我們糧草充足,兵器革新,隻要我們堅定必勝的信念,一心殺敵,就必定會戰勝敵軍!
於大人還說了,戰勝後取敵軍一個首級者,獎一兩銀子,殺敵越多,銀子越多!若誰能取得敵軍上將首級,獎一百兩!”
守軍士氣瞬間大增,集體震臂高呼:“殺敵報國!誓死守城!”那喊聲氣震山河,將士個個鐵骨錚錚,士氣高漲,充滿了必勝的決心。
注釋①:此段話引自《明朝那些事2》。此戰法為明代曆史上著名的軍戰連坐法,此後明代大將大都曾采用過這一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