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 金鑾殿(1 / 2)

從城門向北,依次穿過玄武門、端門、午門,以及泰和門,然後就得在柳朝大殿外候旨。後邊的中和、保和殿眼下是看不見了,但數年間來來去去,依著眼前坐落在漢白玉石砌成的三重台基上的金鑾殿,倒也不難想象其規模。

說起來,各地的行宮雖然不少,官宦世家出身的柳清濯也非少見多怪之人,但確實隻有這京城裏的泰和殿,頂上正脊和岔脊的裝飾物,不僅用了規製內的黃彩琉璃瓦,而且『鴟吻』(宮殿頂上的裝飾物,用13塊中空的黃彩琉璃瓦件拚成,俗稱『十三拚』,建築學名『鴟吻』。)是唯一十樣俱全的——他還真數過。

非但如此,他還知道除殿頂上的一條正脊外,在兩層重簷上,各有四條垂脊(亦即『岔脊』),八條垂脊上計有88件裝飾物。而且,每一條上的仙人走獸彼此雷同;也就是說,其實隻設計了11件形象各異的裝飾物。根據《柳朝典製》的記載,最前麵是『騎風仙人』,後邊依次為龍、鳳、獅子、天馬、海馬、狻猊、押魚、獬豸、鬥牛、行什。當然它們都各有其來曆。

——不過到此處,不必繼續往下解說每一種神奇動物的軼聞,大家也能明白了:雖則有道是刑部水深,六扇門主簿的實權在京裏也不算太小,哪怕堂堂一品大員想發發難,也最好仔細掂量過;但論起官階,要在朝上排出號來,除非四品以上統統暴斃身亡。所以說,皇帝老爺若是不宣召,柳五公子就得在大殿外幹耗著數祥瑞十獸——幸好,這樣日子也不算太多。

今日,萬歲跟前的內務太監總管更籠著袖子守在殿外,直接省了一道手續:“聖上正候著呢,柳爺快隨咱家進殿吧。”

眼見事急,估摸著禦靈帝確是等得心焦,柳清濯也知不是客套的時候。隻口中言謝,塞了一方金石鎮紙過去,不等推辭便抬腳入殿。

正值上朝時刻,群臣在殿內分列成行端肅而立,四下俯首。

大殿裏,皇座四周六根蟠龍金柱直抵殿頂,上方是蟠龍吊珠藻井。

台子兩端,象征吉祥的仙鶴與瑞獸伴在君王身側。裹在華服錦繡間,傳言麵如冠玉的禦靈帝也看不出幾分清雋來。珠光寶氣下,倒顯得有些喜怒無常。

有道是伴君如伴虎,自知前科甚厚的柳五公子也不敢多加揣測,偷著瞧了一眼,便垂下雙目,整肅衣冠;叩首跪拜,“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

“……柳卿平身。”半晌,禦靈帝不輕不重地開了口。

跪得幾乎腿麻,柳清濯方得自地上起來。還要口中稱道:“謝萬歲。”

“前日委你重任,先行往西冥族地府一觀,卿可記得?”

終是點了正題。皇帝的表情卻甚為安穩,語調也不徐不疾。

柳清濯卻不敢輕慢。立時答道,“啟奏陛下,臣奉旨接帖,日前在西冥一族所築之黃泉路上走了一遭;幸而未辱皇命。有關所稱地府內情,已有初步解。”

“一一奏來。”調高眉眼,寶座上的君王談不上喜形於色。

卻是嘴邊浮現笑影。末了還加一句,“不得有誤。”

“遵旨。”聽出這話透著暖意,柳清濯也總算得鬆口氣。

借著套話鎮定心神,他往下說道,“西冥一族行事乖張,言止神秘;臣鬥膽在萬歲跟前敘其邪異,有辱陛下聖聽。”

卻原來。

那日聽廂房外響起一聲呼哨。

熄滅了手邊蠟燭,柳清濯聞得黑暗中傳來悉悉索索的響動,既像老鼠,又似爬蟲類。屋外,不知誰家的女兒哼著一支幽怨的小調。

『彼岸花啊水裏開,黃泉路上用血栽。』

『彼岸花啊火裏開,地獄宮前誰來采。』

『彼岸花啊怎麼開?香香豔豔沒人愛。』

『彼岸花啊花又開,年年月月天不睬……』

“哦,如此詳盡,…莫非,”頓了頓,王座上的禦靈帝饒有興致道,“柳愛卿看到了她?”

“臣駑鈍。燭滅後整個人昏昏沉沉,一直彷入五裏雲霧。實不曾見著。”

黑發青衣的男子下跪道。態度畢恭畢敬,禮數周到;完全不像會借此偷覷的人。

但他確實看了。寶座上乃萬啟皇之孫,天曆王之弟,尚年輕得緊。長久以來,禦靈帝支撐著搖搖欲墜的江山,並成功使得柳朝政權免於滅亡;是以被諸臣譽為『中興之主』。盡管如此,畢竟是拚命掙紮過來的,憂患多而歡喜少;本應白皙的臉頰如今在數盞宮燈下總顯得有些蒼白憔悴——眼窩微微發暗,眉角處也刻了幾道深深的魚尾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