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82章 提高靈活使用知識的能力,應付真實的生活(1 / 1)

人生實際上是在無知和幻覺之間的一場鬥爭。一旦一個人停止尋求知識和信息,就會變得無知。因此,人們需要不停地與自己作鬥爭:是通過學習打開自己的心扉,還是封閉自己的頭腦。

學校是非常重要的地方。在學校,你學習一種技術或一門專業,並成為對社會有益的人。每一種文明都需要教師、醫生、工程師、藝術家、廚師、商人、警察、消防隊員、士兵等等。學校培養了這些人才,所以我們的社會可以興旺發達。但不幸的是,對許多人來說,學校是終止而不是開端。

假定學校體係的教育能使你的孩子準備好了應付真實的生活,這種假定是愚蠢的。我並不是說美國現有的教育體係是不好的,但至少它是遠遠不夠的,在今天的世界,每個孩子都需要得到更多的教育,不同的教育,他們需要知道真實生活中的遊戲規則,各種不同的規則。富人有他們的那套規則,而富人的規則對於絕大多數窮人和中產階級來說還是個秘密。其他占人口95%的人則有他們的規則,而這些人是從學校學到這些規則的。這就是今天為什麼簡單地對孩子說“努力學習,找好工作”是“危險的”。孩子今天需要更複雜的教育,而現在的教育體係並不足以提供這些。

事業之路應該是擁有企業而不是為企業工作。僅僅學習好,然後找個好工作的想法是陳舊的。我們需要新思想和不同的教育。也許設想努力作個好雇員同時努力去擁有他們自己投資的企業會是一個更好的主意。

1996年,研究智力的權威之一,美國的羅伯特。J。斯特恩伯格博士出版了《成功者的智力》一書。該書指出:智力或分析能力與各種成功之間幾乎不存在內在的聯係。斯特恩伯格博士發現,成功者的智力包括三個方麵的內容,分析能力隻是其中之一;此外還有創造能力和實踐能力,或實際經驗。

在成為百萬富翁的人當中,有許多並不是成績最優秀的A等生,但他們在學校裏的確學到了許多東西。那並不隻是非常關鍵的基礎課;自我約束與堅忍頑強也是學校經曆中所學到的重要的東西。

很多人以為讀工商管理碩士(MBA)是做生意賺錢的捷徑,很多沒有大學文憑的經營者,也往往羨慕那些高學曆的人,他們總覺得高學曆等於財富,學曆高的人賺錢自然會很容易,財源也會滾滾而來。這其實是一個很大的誤解。

如果你沒有大學文憑,千萬不要泄氣,雖然說高學曆有助於你的事業成功,但真正的成功與高學曆之間並非完全是個等號。不要以為有高度的書本知識水平,便是成功的象征,許多大學生因為高不成,低不就而走向自我毀滅之途,就是因為他們誤解了學問高便無往不勝的理論。

能夠踏上高等學府的台階,隻是代表你對課本知識的領悟能力比較高,僅此而已。至於在社會上能否取得成就,則是另外一回事。讀書成績好的人,未必能夠在商場上得心應手。誰也不敢保證一個醫學碩士在商場上肯定會強過一個初中生,也沒有人能夠打保票,一個哲學博士可以在商場上賺個大滿貫。正如一個讀書不成的小夥子,不一定必然窮困潦倒一生一樣,假若學曆能夠為經營者帶來利潤,那麼大學的教授豈不通通都成了商場巨子。

實際上,當今許多富可敵國的超級大亨,真正屬於高學曆知識分子的並不是很多。全球聞名的“鬆下電器”創始人鬆下幸之助的人生經曆可說是非常坎坷的。他出生時家境貧寒,剛上到小學四年級就不得不離開父母,來到大阪,開始了個人獨立生活的曆程。剛到大阪時,鬆下在一家小店當學徒。當今世界首富比爾,蓋茨,可謂當今尖端技術領域最叱吒風雲的人物,他的名義學曆也不高,充其量隻能算是個“大本”吧,可他所取得的成就卻讓一個個博士望塵莫及。知識本身不是力量,知識的力量在於使用、在於創新、在於活學活用。知識創新是真正強大的力量,隻有知識不斷創新,才能使認識不斷深化,轉化為改造世界的力量。然而,世界著名造船大王亨,開塞認為,世界上多數人都隻是動用體力,動用腦力的不到十分之一。這也正是為何成功者如此稀少的原因所在。

對於經營者來說,從書本上獲得的知識固然重要,但是實地走訪廠商,向各地挨家挨戶推銷,可以獲得更實用更有益的經驗。因此,沒有學曆不可怕,關鍵是自己不要看輕自己。因為一個人在學校裏所學的知識畢竟是有限的,有很多知識是在社會這個大課堂所學,而且許多真正管用的“生意經”也是不可能在書本裏學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