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一十三章 十麵埋伏(2 / 2)

這時候,沈康卻沒有停下的打算,手指一轉,畫風突變,琴聲變為廝殺果斷的《十麵埋伏》。

沈康節選這一段,乃是十麵埋伏的“列營”一段,樂曲激昂而威武雄壯,他緩緩睜開雙眼看向王允理,那雙不爭不奪的眼神,不知何時,變成了狠戾而霸氣。

在樂曲到達最為激昂之時,沈康突然猛地停住了,他雙手撫在琴弦之上,穩住還在抖動的琴弦,緩緩的露齒而笑。

他起身,對著眾人拜了一拜,微笑著道:“勝敗兵家事不期,包羞忍恥是男兒。江東子弟多才俊,卷土重來未可知。”

沈康和王允理所奏的風入鬆,高下立見,沈康原本可以收手作罷,但若是那般,王允理丟了麵子不,更會讓王家蒙羞。

所以,他又奏了一段十麵埋伏,這十麵埋伏講述的就是,當時項羽被大軍包圍時走投無路的場景,從列兵點將,到埋伏廝殺,再到最後項王敗陣烏江自刎。

可以,十麵埋伏,不僅僅是勝利者的歡快的號角,還有失敗者非凡的氣概。

沈康最後一拜,是對眾人的尊重,吟誦的這首詩,是杜牧所作,借用文中意思告訴王允理,今日輸了並沒什麼大不了的,來日卷土重來誰勝誰敗還是未知數。

沈康的琴藝毋庸置疑,可是他所表現出來的氣魄與胸懷,卻更加令人稱道。

王愔不由得一拍桌子,讚了一聲:“好!”

王愔自來喜怒不形於色,更教導王麓操要有士族風度,今日卻對沈康刮目相看。

當年初見之時,隻覺得沈康是個進退有禮,聰明善學的寒門子弟,即便後來聽王麓操多次提起沈康的不凡,也沒有今日親眼目睹來得震撼。

尤其是她這一身洗得發白的儒衫,更是讓王愔覺得,沈康克勤克儉,是個不可多得的人才。

眾人麵對沈康,無不讚許。

可這一切在王允理看來,卻是比讓他被烈火焚身更難受。

他怒而大罵道:“卑鄙人!拿我來做墊腳石,你膽子不!這枚玉佩我今日就是給了你,你敢要嗎!”

著,他將玉佩從身上解下來,遞給沈康。

江柳愖笑著道:“王公子,沈三給足了你顏麵,你卻不要,今日是你屢次挑釁在先,偏要與我們比試,立下賭約,沈三贏了你有目共睹,便是要了,你又能如何!”

王允理輕哼一聲,抽搐著嘴角,笑問:“是嗎?那麼,姓沈的子,你來拿吧。”

王允理打定了主意,沈康絕不敢要這玉佩。

他敢要,就是得罪王家人,這樣的後果他一介寒門,承擔得起嗎?王家人滿庭玉樹,上至六部,下到州縣,都有無數人脈,他沈康敢用自己的未來做賭注,接下這枚玉佩嗎?

他不敢。

絕對不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