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姑姑微怔,心底暗暗歎氣。
隨即正要轉身熄掉燭火,卻聽見一聲低微的歎息。
隔著床榻前的珠簾,玉姑姑輕輕道,“太後,可還睡不著?”
明太後幹脆睜開眼,起身,“哀家還是起來坐會吧。”
玉姑姑聞言連忙撥開珠簾,小心地扶她坐好,又在她的後麵放上一個靠枕,這才勸道,“太後,還在想心事?”
明太後微微歎口氣,苦笑道,“瑾玉,你是宮裏的老人了,在哀家身邊這麼多年,可曾見過如此的怪異?哀家能睡得著才怪!”
玉姑姑沒敢立刻回應,隻是接著太後的話趕緊回身挨個撥亮燭火,心底卻在琢磨著一會該怎麼回話。
自從午後未央宮驚慌來報,一直到現在,發生的一切,信息量實在太大,任誰短時間內都消化不了。
誰都知道,今兒是多大的日子。\t
新帝登基,冊封皇後,關係天下黎民蒼生,帝後琴瑟和諧,更是萬民之福,誰曾想臨了出這樣的亂子。
而這樣的亂子,她在宮內三十多年,更是聞所未聞,恐怕說前無古人後無來者,也不為過。
梅府千金梅霜乃是當今太後親自指婚給當今皇上隻等今日冊封的金枝玉葉,又是當朝左相梅相的嫡親女兒,梅相心尖上的寵兒。
這樣的門楣,光聽聽就讓人震撼,更何況太後向來眼界高遠,幾時看上過哪家千金?尤其這梅府千金美貌溫婉,侍候太後盡心盡力,更兼寫一手好字,時常為吃齋念佛的太後抄寫經書,深得太後喜愛。如此來說,這等榮寵,論起來,這可比等閑金枝玉葉還要貴上十分的。
可就偏偏這樣一個口含金珠,被人眾星捧月般捧著的金枝玉葉,卻在大婚之日,被人揭出這等足以驚世駭俗的醜聞!
那可不是真真打在太後的臉上嗎?玉姑姑自然能理解。
所以,當太後從最初的震驚裏回過神來的時候,除了給皇上身邊的宮人一個口信“讓皇上看著辦吧”,便陷入了沉默,除了手上的佛珠轉個不停,一直都沒有再開口,就一直在榻上坐到三更。
這剛躺下,驀然間開口,自然是有她的深意。更何況,玉姑姑剛才明明聽到太後說的是“怪異”。
等挨個撥亮燭火後,玉姑姑回身輕聲寬慰道,“太後,奴婢以為,此事皇上必有明斷。太後憂心,卻不能不顧鳳體。紅棗蜜湯還在火上熱著,奴婢這就給太後端來,先吃些東西才好。”
玉姑姑轉身離開的功夫,明太後心底苦笑,她能有胃口嗎?
一聽到宮人密報的這個聳人聽聞的消息的時候,她當時就驚呆了。
也幸好是宮中多年,經曆過諸多大風大浪,早就喜怒不形於色,貴為太後,不至於當時失態,否則,她恐怕連手中的佛珠都拿不住了。
甚至她的第一感覺是弄錯了,但此等大事,沒有關鍵的證據,誰敢胡來?更何況,梅霜陪嫁的妝奩盒底薄薄的書信便是鐵的證據,更兼有名有字有細節可謂鐵證如山。尤其那熟悉的字跡和書信往來的落款名號更是讓她眼前發黑,差點嘔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