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 大殿智答(2 / 2)

聽母皇這麼一問,無不對自己是種鼓勵不由說道“這五妹一直隱居在皇宮內院且不曾參與任何朝廷之事,加之從小養病不曾受有正規皇室教育,更對國事和行軍打仗之事無從了解,怎可把兵家必爭之地的兩座城池相贈,若是管理不當豈不成了本國之隱患“大皇女鏗鏘有力的聲音回響在大殿之上。

水沐雲看向她的大姐,這麼快就忍不住了,說了這麼多無非就說我這個五殿下從小癡傻如今才好,連書讀了沒都是問題,更何談管理兩座城池,還真想的頗為周到。在看向我的三皇姐似乎一直置身事外,自顧品酒。毫不自在。哎,就水軒逸這般喜怒都行於臉上,你拿什麼去與我的“閑散”皇姐去鬥。

“恩,”水舞音不動聲色,不知有何打算。

“陛下,請容許我問五殿下一個問題,隻要她答之精彩,合乎了本國皇帝陛下的要求即有驚世之才之人,這兩座城池就歸殿下所有,在場的每位大臣都可評斷。不知可否?”

“這倒也不為是一個好辦法,那雲兒使臣問什麼你盡量答之即可”母皇溫和的看向我說道。

哎,心裏微歎,即知今天來了往後就不會平靜又何必在躲藏,該來的總會來。想到這不由舒郎許多。

“使臣請問,沐雲定當竭力答之”我從座位上站起一排輕鬆的看向那名使臣。

“好,剛聽完殿下超高的琴藝以及曲詞中所表現出的萬丈豪情,心知殿下是心中有丘壑之人故而心裏佩服。因此在下想問五殿下如何看待奸臣與忠臣”

我淡然一笑,心知如果答出今後麻煩必接踵而來,沒想到是問這個問題,不知他們作何之心。

我看向母皇,隻見她也饒有興趣的望著我,很是期待我能答出什麼,而我那個大姐嘲諷的對我一笑,二姐幸災樂禍的望著我,而三姐依然但定,可是那個四姐,竟然,竟然眼底一閃而逝的擔憂,使我不禁增添幾分好感。

“雲兒不知如何作答?”母皇換回沉思的我。

我微微一笑說道“政治清明,帝王英明,則必是忠臣多而壯,國運昌,民安樂;政治昏暗,帝王昏聵,則是奸臣當道,忠臣不安,國運多桀,百姓生活艱難。

所以,在看到奸臣或者貪臣增多的時候,我們不應該隻是問,這是怎麼了,應該還要想到政治怎麼了?帝王怎麼了。還有就是隻要奸臣增多,貪者為能且順昌之時,這個朝代也就是開始走向衰敗的時候了。這人是有貪欲和虛榮之心的,這些是造就奸臣的最好精神基礎,若是再遇上個昏聵的君王,這一良好的物質基礎,當官,你就隻能選擇當個昏官抑或當個貪官、奸臣,千萬不要選擇當忠臣,你這忠臣當著當著也就成了——最好,也就成就一個昏官。當個昏官,在那種情況之下,想來已經很不錯了。所以,奸臣自會多起來了。換句話說就是,帝王喜歡,您當奸臣,你不當都難。

若是遇上一個開明的帝王呢?貪欲自會收斂,虛榮自會被擊穿,也就不乏忠臣的產生了,有什麼樣的土壤,產什麼樣的果,拿來說人之變化,官之變化,也是絕對正確的。

按照這個理論想去,你會發現忠臣也可能是昏官,那主要取決於什麼樣的王和什麼樣的政治取向。當然忠臣和良臣也是有區別的。“

“哦,有何區別?“使臣好奇的追問。我有好一笑看向周圍,大家似乎都在沉思之中,尤其是那使臣旁的隨從,表情更是陰晴不定的看向我。

“良臣是能被愛戴和成就大事的而且其下場不殘,而忠臣那就那說的很了,君王昏聵,就是有忠臣那也隻能是死忠臣,這對人美德教育是個打擊,最好還是不要忠臣,而要良臣。

這話說到了這個份上,想來忠臣也罷,奸臣也好,也不論良臣還是昏官,都是由政治格局造成的,再說直白一點都是帝王影響而成的。“我悠然的說完,含笑的望向使臣“不知使臣對沐雲的作答還是滿意?”回答的問題節選字《資治通鑒》及高原吟者先生的博客

Tip:收藏+分享歌盡紅顏-一統天下,是对网站最大的肯定和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