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8章 創新造就成功(4)(2 / 3)

第三,要培養良好的個性品質。個人性格品質的好壞,在很大程度上影響著創新能力的強弱。如自信、勤奮、進取心強、濃厚的認知興趣、對模糊的容忍度、富有幽默感、頑強的毅力、甘冒風險和不屈不撓的精神等。它往往通過為創造力的發揮提供心理狀態和背景情境,通過引發、促進、調節和監控創造力,以及與創造力協調配合來發揮作用。

適宜於創造的個性品質特征主要是:其一,獨立的人格特征。也就是說人要具有獨立自主的精神,有自己的主見與認識理解,有自己的觀點,不人雲亦雲;自信自尊,不盲目服從,不輕信他人;要勇於向常規發出挑戰,不滿足於已有的結論,善於並敢於懷疑權威的東西。其二,具有優良的意誌品質。要有不服輸的勁頭。任何創新的過程都包含著對舊東西的“破壞”,期間必定充滿著坎坷、阻礙以及各種艱辛。這就需要有一種頑強的毅力和不屈的精神,能夠在挫折麵前堅持既定的目標,堅韌不拔、百折不回、永不低頭。其三,要具有強烈的求知欲,對自己不知的、知之不多的東西,有一種旺盛的欲望,就是獲取它,求得它。其四,具有冒險、進取和獻身的精神,以及強烈的使命感和責任心。這是一個創造型人才應當具有的事業心,表明了對事業的執著追求和對生活的美好憧憬,也決定著一個人在挫折麵前能否保持住足夠的信心和耐心。

專注於擺脫眼前的困境

從學習團體的協作經驗中,我們意識到,創造力是勇於創新、開創新局麵的代名詞。充滿創新精神的人,就能夠善於應對一個散亂無章的集體,預測和控製將來發生的事情,並能順利處理意料之外的事情。也可以說,創造力與無結構、無未來、無控製的忍受能力有關聯,也能容忍含混和無計劃性。

現時的創造力主要是忘記未來、專注於擺脫眼前的困境的能力,也就是將全部身心放在當下的環境中。

放棄未來組織,放棄控製與預測的能力,是一種悠閑和享受的生活態度;換另一種方式來解釋,這是一種沒有動機、沒有目的、沒有目標、沒有未來的生活態度。這就是說,為了能專心傾聽,使自己完全沉浸於現在、活得自如,就必須拋卻對未來的設想,隨意地遊走和享受生活,放鬆心情遊玩。簡而言之,也就是隻要能夠做遊戲。

還有必要指出一點,自我實現也可以是一種似乎毫無準備的,在不知不覺中就得到了一種尚未被大多數人承認的結果狀態。這與格斯丁所謂的“腦部受損”或是“強迫性精神官能症”不同,這些人對於控製、預測、組織、法律和秩序、議程、分類、排練和計劃等,有極為強烈的需求。我們也可以這樣說,這些人其實對未來有著莫名的恐懼感,不相信自己對於緊急狀況或意外事件的應變能力。換句話說,他們對自己缺乏信心,害怕自己無力處理意料之外、計劃之外、不可控製或預測的事件。這在以前的管理心理學及如何激勵職工積極性方麵的文章中,曾提到相關的例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