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40章 穿上你的行動鞋 (1)(1 / 2)

事外想事,事內幹事

所謂事內幹事,就是首先要把自己負責的事情管好,幹出業績來。所謂事外想事,是指手裏幹事時,眼睛仍然盯著全局,盡量從老板的角度、全局的角度考慮問題、提出見解。這樣,你就自然與眾不同。

很多人都知道一份工作來之不易,但還是用一種不負責任的態度去工作。馬虎執行,不求品質。造成這種狀況的原因在於,他們都沒懂得一個道理:執行,不單是為了老板,更為了個人的成功。

執行不是為了老板,如果你覺得自己隻是老板使喚的工具,那麼你可能真的變為別人使喚的對象,而無法獲得“使喚”別人的能力。

香港“珠寶大王”鄭裕彤是香港金行龍頭老大“周大福”的掌門人,名列香港富豪榜前三甲。鄭裕彤之所以能有今天的成就,有很多人說是由於他的運氣比較好,但我們從他的成功之路中所得到的啟示應該不僅僅於此。

1940年,15歲的鄭裕彤便到父親的朋友周至元所開的“周大福金鋪”去當學徒。別的學徒整天抱怨發展的空間太少,幹的活太多。但鄭裕彤並沒有陷入到抱怨中去,相反他對周老板能給自己這樣的工作機會而心存感恩。在學徒過程中,他總是比別人做得更多,每日早早趕到金鋪掃地、抹灰、倒痰盂、洗廁所。等弄停當了,其他夥計才姍姍而來,開鋪門做生意。

一天,周老板派鄭裕彤去碼頭接一位香港親戚。這時候,有一位南洋僑商上碼頭後,就向人打聽上哪兒能兌換港幣。因為離親戚到達碼頭尚有一段時間,鄭裕彤靈機一動,就走上前說周大福金鋪可以兌換,價格也最公道,隨即,鄭裕彤就把這位僑商帶進了周大福金鋪,之後又趕回碼頭接香港來的東家親戚。鄭裕彤的這一舉動得到了周老板的肯定,周老板也慢慢地留意起這個有心的小夥計。

很顯然,鄭裕彤對自己的工作更加負責,而他的出色成績也讓老板對他刮目相看,老板認定這個小夥計將來會有前途。自那以後,周老板總是有意識地培養鄭裕彤,提拔他當店裏的主管,使他能施展才華,並且還把自己的寶貝女兒嫁給了他,以便他能更踏實地替自己打理生意。

再後來,鄭裕彤的機會便不請自來,直至最終獨掌“周大福”的大旗。

由此可以看出,鄭裕彤是一個事外想事、事內做事的員工,他的成功並不是偶然的。如果,我們也能向鄭裕彤一樣能夠事外想事、事內做事,我們也能在自己的崗位上獲得成功。

一個成功的執行者必不可少的素質是,能夠在工作之外進行統籌思考,在工作之內則認真工作。

不管我們從事什麼行業或職位,都應該事外想事、事內幹事,盡自己最大的努力把工作做好。這不僅是職責的需要,也是人生的需要。如果沒有了事業和理想,生命就會失去意義。無論身居何處(即使是在貧窮困苦的環境中),如果能全身心地投入工作,最後也會獲得成長與回報。

設立無“借口區”

喜歡足球的朋友都知道,德國國家足球隊向來以作風頑強著稱,因而在世界賽場上成績斐然。德國足球成功的因素有很多,但有一點很重要,那就是德國隊隊員在貫徹教練的意圖、完成自己所擔負的任務方麵執行得非常有力,即使在比分落後或全隊困難時也一如既往,沒有任何借口。

你可以說他們死板、機械,也可以說他們沒有創造力,不懂足球藝術。但成績說明一切,至少在這一點上,作為足球運動員,他們是優秀的,因為他們身上流淌著執行力文化的特質。

無論是足球隊還是企業,一個團隊、一名隊員或員工,如果沒有完美的執行力,就算有再多的創造力也可能沒有什麼好的成績。不管做什麼工作都需要這種不找任何借口去執行的人。不要用借口來為自己開脫或搪塞,完美的執行是不需要任何借口的。

一支部隊、一個團隊,或者是一名戰士、員工,要完成上級交付的任務,就必須具有強有力的執行力。接受了任務就意味著做出了承諾,而完成不了自己的承諾是不應該找任何借口的。

不找借口是執行力的表現,這是一種很重要的思想,體現了一個人對自己的職責和使命的態度。思想影響態度,態度影響行動,一個不找借口的員工,肯定是一個執行力很強的員工。可以說,工作就是不找借口地去執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