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皇恩寺
香爐裏嫋嫋升煙,年輕的帝王端坐鑾駕之中。太後聽聞靜一大師歸來,便硬要皇帝陪著來這皇恩寺上香。
這皇恩寺是千古名刹。遠遠可聞沉穩的梵鍾之音。近看更是金碧輝煌,無處不顯皇家之威嚴。寺中的主持靜一大師更是一位高僧。一年之中多是在外遊曆講學。甚少在寺。先皇在世時對其禮厚有加。所以就算是皇帝,也要將就著靜一大師在寺的時候來。
參拜完畢後,上官桀看太後與靜一大師說禪久久未出。便獨自在寺後花園閑逛,侍衛聽吩咐就並未跟隨。隻守在花園門口。
這皇恩寺花園中的花,不必宮內繽紛,而多是具備藥用價值的花朵。
忽然一簇小花吸引了他的注意力,陣陣香味令人心曠神怡。卻從未在宮中看到過此種花,頓覺新奇。
不遠處傳來輕輕的腳步聲。若不是上官桀自幼練武,是很難聽到的。
“貧僧給皇上請安”靜一大師穿著普通的僧袍,並未遵製穿著主持的曾服接駕。雖是慈眉善目,卻氣度非凡,讓人不由敬畏。
“大師年邁,不必行禮,以後都可免了。”上官桀連忙轉身攙扶大師。
“皇帝受天承命而治天下,這禮免不得”
“大師折殺我了,大師乃是祖皇帝之摯友,又是父皇的老師,且《禮記》有言:凡學之道,嚴師為難。師嚴然後道尊,道尊然後民知敬學。當其為師。則弗臣也。大學之禮,雖詔於天子無北麵,所以尊師也。古人尚知師禮,桀又怎敢受老師一拜。”
一番話讓靜一大師深受感動,在他的記憶裏。上官桀還是那個躲在太子背後的靦腆的小男孩。沒想到自己雲遊的這些年,諸多變化。那個文武雙全,禮儀仁厚的太子戰死邊關。當年這個靦腆的孩子,卻能打敗在朝中根深蒂固四王爺,六王爺。實在出乎他的意料。更屬難得的是這孩子謙和禮貌。且生的俊逸,雖尚年少,卻氣度不凡、不怒自威、親而不犯。麵容中頗有幾分其父的威嚴。是可以繼承祖父衣缽的的好苗子。靜一暗暗歎到:“隻是可惜太後要他算的這姻緣之事……不知道這孩子能不能過此劫……”
“大師,此花何名?”上官桀望著那簇小花,忽然問到。
“哦?皇帝喜歡此花?”靜一捋了捋花白的胡須,似乎並不急著回答
“恩,此花不豔不妖,卻香遠益清”上官桀莞爾。
靜一微笑道:“此花名曰杜若,可入藥”
“杜若…………杜若…………好生耳熟啊……”上官桀心中一驚,似乎在哪聽過,卻是想不起。
太後隨駕的福安公公忽然來了,原來是太後出來一天也覺得累了,想回宮來問皇帝的意思。
…………
回宮的路上上官桀一直在想這杜若為何一提便會覺得心中一緊。更會有熟悉的感覺。心中甚是奇怪。最奇怪的當屬靜一大師送駕之時說的那句:“欲尋杜若在芳洲”這是何意,這靜一大師高深莫測,既他隻說了這一句。即便再問,怕他也隻會再得一句“天機不可泄露”罷了。
上官桀狹長的眼睛微微一眯。六王的餘黨,這些隱匿的狼。他知道,他想快把他們一網打盡絕非一朝一夕之事,還需從長計議。
這段時間他太累了,或許他真該聽阿德的建議,到錦州行宮住上一段時間好好休息一下了。況且,有錦衣衛在安京暗中監視。這也不失為一個好的引蛇出洞之計。
----------------------------------------------
ps:睡覺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