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故事純屬虛構,若有雷同純屬巧合。部分神話摘自百度。紙短話長,不複贅言,開整:
《三五曆紀》:“天地渾沌如雞子,盤古生其中。萬八千歲,天地開辟,陽清為天,陰濁為地。盤古在其中,一日九變,神於天,聖於地。天日高一丈,地日厚一丈,盤古日長一丈,如此萬八千歲。天數極高,地數極深,盤古極長。後乃有三皇。數起於一,立於三,成於五,盛於七,處於九,故天去地九萬裏。“
相傳天地之初,始於混沌,混沌宇宙通過不斷地吸取能量,曆經亙古變化,孕育出萬物之祖--盤古大神。
盤古孕育成形後,又過了一萬八千載,從迷糊中醒來,這時,他發現自己置身於黑暗混沌中,精神壓抑,倍感束縛,於是決心衝破這個混沌世界。渴望衝出黑暗的盤古使出渾身解數,奮力地掙紮著,卻依舊不能破除這個封閉的空間。
大神盤古抑製不住心中的怒火,順手抓過一把大板斧(這把用來開天辟地的斧子,被後人稱之為:開天斧),朝著眼前的混沌黑暗,用力一揮,隻聽得山崩地裂的一聲巨響:嘩啦!混沌破開,輕而清的東西冉冉上升,化為萬古青天,重而濁的東西緩緩下墜,化為九州厚土。
為了避免天地再次閉合,祖神盤古手托天,腳踏地,日不一日,力竭倒地,身化萬物。化星辰日月日夜交替,化清風雲霧,萬壑生煙,化湖泊江河,奔騰萬裏。此外,天地間還形成了許多神秘莫測的地方,此間後事且由我慢慢道來。
但盤古身體最有靈性的部位沒有與天地融合,而是幻化出了四大古神,女媧、伏羲、昊天和犼,除了四大古神之外祖神盤古還有沒有留下其他古神,這個秘密無人知曉,典籍上也無從考究。
天地初生,一片荒涼。雖有草木,萬籟俱靜,四大古神亦是初醒,彼此和睦。直至後來,四大古神發現了天界。天界的發現,讓四神反目,出現了一場驚天動地的古神大戰。
原來這天上有一處神土,廣瀚無邊,自成一界,豐美肥沃,山靈水秀,靈氣充足,奇珍異獸更是數不勝數。天界中有一個古樹,樹上有數萬奇異狀的果實,四大古神一眼就看出這天界以及巨樹均為祖神盤古所化,並且這巨樹必定非比尋常。天帝昊天,貪心頓起,想要霸占這棵巨樹。女媧、伏羲和犼極力反對,圍繞著天界巨樹之爭,一場亙古的古神大戰展開了。在古老的神話傳說裏,這場大戰可謂第一次毀滅之戰!
此次大戰天崩地裂!昊天力量最強,犼身體最強,女媧和伏羲實力最弱,混戰一開始女媧和伏羲便處於下風。女媧和伏羲同源於盤古大腦,心有靈犀,遂聯手與昊天和犼大展。大戰持續了數月,彼此之間誰也奈何不了誰。
這場戰爭算得上是毀天滅地,滿目瘡痍,天界都有了崩潰的跡象,巨樹也是傷痕累累,為了保護天界以及巨樹,四神止戰休約,伏羲、女媧忍讓居於大地,天界屬於昊天。而犼的本性就是喜歡四處遊蕩,隻是向昊天要了一根粗大的巨樹樹枝便離開了,選擇了在天地間遊蕩。
女媧和伏羲退居大地之後,伏羲就閉了關,伏羲偏愛安靜之所,便尋得一處寶地居住,並且在那裏修煉悟道。女媧聰穎好動,時常在茫茫的原野上行走。放眼望去,山嶺起伏,江河奔流,叢林茂密,草木爭輝,天上百鳥飛鳴,地上群獸奔馳,水中魚兒嬉戲,草中蟲跳躍,這世界原本已點綴得相當美麗了。但女媧總覺得有一種說不出的寂寞,莫名的孤寂感襲來,卻總說不出個原因。與山川草木訴說心中的煩躁,山川草木未能了解她的言語;對蟲魚鳥獸傾吐心事,蟲魚鳥獸不解她的愁苦。女媧終於知曉自己的苦悶,是因為缺少能夠聽傾聽自己訴說的靈物。於是有了女蝸捏土造人,伏羲傳得道修煉之術,此間細情不再贅述。
而後昊天學女蝸造人之術,以巨樹果實注入靈力,化成天界原著居民,古仙人,失敗品拋至人間,大部分化為凶殘的惡獸,為禍一方這也是昊天始料未及。
昊天造仙封神,創天庭之後,不知所蹤。伏羲出關後就傳給了人修仙之法,參天地造化飛仙得道。又傳給了仙修神之法,休至極致,媲美古神之威。伏羲傳道後避世不顯。女蝸自共工撞不周山,煉五彩石補天之後也再無蹤影。犼出現過一次,與上古異獸誕下了很多後代,為禍人間,後被伏羲女蝸聯手將神魂打散,化為贏勾、後卿、旱魃、將臣四大僵屍王。
自此世間再無古神。
世人皆惡死愛生,追求長生之道,古之大能者,也確有驚才豔豔之輩,通天徹地之能,飛仙證道,化為上神。可隨著時間荏苒,鬥轉星移,幾代人類文明的興衰。於神仙之說,已經淡然世間,修煉之法千年未現。這凡間成為了真正的凡間。
我們得故事就從凡間說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