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宋寶佑年間,蒙古大舉東征,南路兀良哈台勢如破竹,直抵潭州城;北路忽必烈亦渡過長江,兵臨鄂州,宋廷大震,偏理宗昏庸,任賈似道為宰相,支援鄂州。那賈似道乃色中惡鬼,灑裏神仙,隻貪享樂之輩,見蒙古兵壯,嚇得六神無主,不戰自退,向忽必烈求和,承諾三個條約:一,宋朝向蒙古稱臣,降作藩屬;二,以長江為界線,長江以北歸蒙古所有;三,宋朝每年向蒙古進貢。
忽必烈乃強悍之輩,哪肯接受賈似道條件?恰此時傳來蒙古大汗蒙哥在合州釣魚山逝世,其弟阿裏不哥在和林稱帝的消息,忽必烈為奪汗位,無暇伐宋,率兵北返。
宋理宗聞蒙古兵退,以為賈似道有再造之功,遂封其為少師,晉衛國公。
卻說蒙哥汗死後,國內混亂,忽必烈北返後,在開平(內蒙古正藍旗)稱汗,打敗阿裏不哥後,遷都燕京(北京),改名大都,改年號為中統元年,後又建國號為元,此乃後話。
忽必烈鞏固汗位後,遣翰林侍讀赦經為使節,赴宋要賈似道踐諾。賈似道得知消息,唯恐和議之事敗露,將赦經幽禁真州(江蘇儀征)忠勇軍營。忽必烈久不聞赦經消息,情知已遭不測,一怒之下揮師攻宋。賈似道即瞞了和議之事,索性將前線戰事一概隱瞞,不讓宋理宗耳聞。至鹹淳元年,度宗登基,仍把賈似道依作長城,封其為太師。是時,襄陽已被元軍圍困了四年,襄陽府呂文煥望眼欲穿,不見援師,萬般無奈之下,差“吳擎雙俠”中的吳浩靈持一道密函上京,請求度宗發兵。
“吳擎雙俠”名滿江湖,在武林中俠名顯著,吳浩靈接此任務後,不敢怠慢,運用輕功,秘密出城,神不知鬼不覺地潛出元軍勢力範圍,直奔臨安(南宋京師,今浙江杭州境外)。
一路無話,四五日後進入大洪山區,此已非元軍勢力範圍,吳浩靈心頭也落下了塊石頭,策馬疾奔。
是夜,一人一騎走在大洪山,忽見前麵奔來一支人馬,約有數千之眾,因距離尚遠,夜色中難辨敵我,當下轉入一道山峁,把馬藏起來,要看看這到底是何方人馬。
須臾,那支人馬已近。吳浩靈在襄陽有年,且曾為刺探敵情,深入元營,與元軍有過交鋒,認得為首的那將領正是元軍大將史天澤,不禁暗吃一驚,忖道:元軍夤夜來此作甚?大洪山乃義軍領袖張圖民的山寨所在,莫非此乃元軍一支奇兵,要從大洪山繞過去,從背麵突襲襄陽?果若如此,端的防不勝防,須設法殺退史天澤才是。
心念即定,待元軍走過,暗隨下去。至山腰處,隻見一個寨子遙遙在望,史天澤道:“張圖民所率雖是烏合之眾,卻也不可小覷。弓箭手用火箭燒他營寨,其他人隨我上山,攻其不備,奪下此寨!”
元軍善戰,聽得命令,迅速上山。弓箭手則在不遠處蓄勢以待,隻要史天澤接近營寨,便放火箭。
吳浩靈見狀,心想:我若不及時出手示警,山寨危矣!”霍地,一個縱身,半空中右臂一揚,長劍出鞘,一道精芒如電般破空而出,朝弓箭手殺去。那些弓箭手怎料到有人偷襲?回神時,隻見吳浩靈已落在其中,如狼入羊群,左衝右突,擋者披靡,弓箭手一時大亂。
此時,陡聞山上有人笑道:“素玲,倒真讓你料著了,元軍果真偷襲來了,哈哈!”話落時,隻聽得山上殺伐聲大起,吳浩靈舉目望去,隻見山上伏兵四出,將元軍殺得落荒而逃。
吳浩靈殺散弓箭手,但見一位四旬左右的中年人迎麵走來,其側是位妙齡少女,生得一副聰慧之像。吳浩靈常與山寨有來往,識得是寨主張圖民及其女張素玲,當下迎將上去,道:“原來張寨主早有防備,倒令在下虛驚一場!”張圖民笑道:“此番真是痛快,殺得韃子狼狽而逃,這次挫其銳氣,想來近期不敢輕舉妄動了。”張素玲道:“吳大哥怎會在此?”吳浩靈雙眉一皺,憂悒之色乍濃,歎道:“襄陽被圍四年,不見援兵。敢情賈似道怕鄂州議和之事敗露,對皇上隱瞞了前線戰事。呂大人見襄陽糧盡械絕,朝不保夕,寫了道密函,讓在下秘密上京,將密函麵呈皇上,請得援兵。”張圖民怒道:“賈似道膽小如鼠,懦弱畏戰,可恨皇上這時還對他這般信任!”張素玲道:“吳大哥,我陪你一同上京吧,一來也是為國出力,二來到京師後,縱不殺賈似道,也讓他吃些苦頭。”張圖民道:“你陪吳大俠上京,我自是高興,但此事非同兒戲,切不可任性胡為,壞了大事。”張素玲吐了吐舌頭,笑道:“爹爹放心,女兒絕不丟你的臉。”
張圖民道:“吳大俠,我這女兒雖頑皮了些,倒也有些小聰明,此次元軍中伏,多虧了她料敵在先。多一人多份力,你以後管著她些就是了。”吳浩靈道:“令愛慧質蘭心,以後在下還要依仗她哩。”
正說話間,忽見寨中弟子來報:“啟稟寨主,史天澤下山後,一直往西北方向而走,並無回營之意。”張素玲蛾眉一皺,道:“史天澤素以謀略著稱,莫非他此行有兩套作戰計劃?”張圖民道:“史天澤除了要攻克本寨外,還有什麼作戰計劃?”
張素玲道:“史天澤作事向來穩重,看來他臨行時已與阿術議定,萬一攻不下本寨,便從大洪山繞行過去,如此同樣可從背麵襲擊襄陽,與阿術大軍成兩麵合擊之勢。”吳浩靈道:“素玲所言極是,事不宜遲,我們須殲滅史天澤軍。”張圖民稱是,忙集合全寨三千義軍,奔下山去。
翌晨,史天澤軍已遙遙在望,張素玲道:“我們的人馬與史天澤不相上下,若硬敵非兩敗俱傷不可,須用計以敵。”張圖民道:“莫非你要把人分作兩麵股,一股從側麵過去,在其附近埋伏,另一股從正麵攻擊,引其入彀?”張素玲道:“爹爹所言雖合兵法正奇之術,但史天澤怕不會上當。”當下說了計策,吳浩靈、張圖民俱皆稱妙,依計行事。
史天澤一路來全速行軍,要以最快速度抵達襄陽,出其不意,攻其不備。正趕路間,忽見前麵冒出百人,殺將過來。史天澤見不過區區之眾,哪會放在心上?麾軍上去。卻不料那百來人胡亂打殺一番,退入一片樹林去了。元軍要追,史天澤喊道:“莫追,前麵有埋伏!“元軍聞言,紛紛倒退回來。
史天澤料這是大洪山寨的伎倆,但林中敵暗我明,難免吃虧,當下棄山路,沿漢水而行,心想區區山寇量也不敢與我正麵交鋒。
心念剛落,陡聞旁邊峭壁上一陣“轟隆隆”巨響,轉身望去,隻見磨盤樣大的石頭滾落下來。元軍大駭,紛紛往水邊退。魂還未定,聽得“嘩啦啦”一陣水響,冒出大批人來,把元軍一個個往水裏拖。元軍不習水性,被拖入水中,端的有去無回。左有滾石右是水,全軍大亂,慌慌如熱鍋之蟻,正要往回逃,突見張圖民、張素玲、吳浩靈率眾殺來。饒是史天澤見慣陣仗,也不禁慌了神,暗歎莫非我史天澤要亡於山寇之手嗎?正自心灰,猛見得水麵上駛來五艘艨艟,站在甲板上的一位將領喊道:“前麵是史天澤嗎?張弘範來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