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桶水蕩得很,一桶水倒不蕩。淺薄的人總以為大上地下無所不知,而富有智慧的哲人才深感學海無涯,惟勤是路。牛頓曾有感於此,他說:他隻不過是一個在大海邊拾到幾隻貝殼的孩子,而真理的大海他還未曾接觸。
學識豐富的人,由於對知識過於自信,多半不容易接受別人的意見。不僅如此,他們往往強迫別人接受自己的判斷,或擅自做決定。一旦這麼做,將會導致什麼後果呢?對!被壓製的人,會覺得受到侮辱、傷害,而不會心甘情願地聽從。他們可能會憤怒、反抗。更嚴重的,也許會訴諸法律。查斯特·菲爾德爵士的忠告是,知識要豐富,態度要謙虛。
查斯特·菲爾德爵士指出:為避免上述情況,隨著知識量的增加,你必須要更加謙虛。即使談到自己有把握的事,也要裝出不太有把握的樣子。陳述自己的意見時,切勿太過武斷。若想說服別人,就先仔細傾聽對方的意見。這種程度的謙虛,是不可或缺的。要是你討厭被批評為假道學或低不可耐,也不喜歡被認為沒有學問,那麼,最好的方法就是不要故意賣弄學問,用和周圍的人同樣的方式說話。不要刻意修飾措辭,隻要純粹地表達內容即可。絕對不可讓自己顯得比周圍的人更偉大,或更有學問。
知識恰似懷表,隻要悄悄地放在口袋裏就好。沒有必要為了炫耀而從口袋中取出來,也不必主動告訴別人時間。若有人問你時間,隻要回答那個時間即可,因為你並不是時間的守護者,所以假如別人不問,也不必主動告知。
學問,好似不可缺少的有用裝飾品。如果你身上少了這樣東西,想必會覺得很丟臉。不過,為了避免犯下前述的過錯而招致誹謗,則必須十分謹慎。
中古時期的宗教家康庇斯曾說:“對成功不引以為意的謙虛者,非常了不起。”這句話是至理名言。勝不驕,敗不餒的確不凡。康庇斯強調每分每秒都要積極地生活,於己快樂,並與他人分享。
謙虛的相反詞是浮誇和虛榮。浮誇和虛榮腐蝕人性,但幾乎沒有人逃過它們的誘惑。
有虛榮之念,易生自滿之心。在虛榮自滿的憧憬裏,以為自己功成名就,事實上你自己知道離成功還遠。在自築的象牙塔內,你故作姿態,想引起注意,但就像在大理石上搔癢一樣,不發生任何作用,等你明白事情真相後,則變得討厭自己,失落了自己。
虛榮浮誇除了帶來失敗之外,一無是處。在玩一場注定失敗的遊戲,加入夜郎自大俱樂部以前,你最好多加考慮虛榮浮誇將使你成為必輸無疑、不能鬆弛的暴君。
避免虛榮的秘訣是:勿苛求自己,勿強調成功。做自己的好朋友,你就會成為別人的好朋友,誠如康庇斯所言:“對自己的光榮絲毫不引以為傲,你就是真正的不凡。”
當你感受嫉妒之際,必然置身某種競爭。你的目標是擊敗“對手”,但你卻經常不知道究竟對手是誰,是什麼。是你的工作同仁?抑或同仁在辦公室所耗費的時間?是你朋友的新裝,抑或你朋友穿著新裝的模樣?抑或是你的朋友?是你隔壁的鄰居?抑或是你隔鄰美麗的後院花園?
你或許以為你嫉妒某人,但後來仔細觀察卻發現,你嫉妒的並不是這個人,不是他的作為,也並非他所擁有的一切。其實,嫉妒來自對自己的興趣和自毀的傾向,你會嫉妒是因為你拿自己和別人相比,看到自己的表現,發現其他人更好、更多、更有吸引力等等。你參加的是一麵倒的戰爭,你的對手其實是你自己。
嫉妒常被稱為綠眼睛的惡魔。如果你對某人懷有嫉妒之心,可以確定的是,它不僅會傷害到你這些情緒所直指的人,而且你所受到的傷害可能更甚於他們。嫉妒就像疾病一樣,他們會在你體內不斷損害侵蝕你。
你為別人在事業上或者生活上所擁有的一切而感到難受,這種感覺會帶給人們多少的痛苦?有多少的婚姻暴力是由於嫉妒心的作怪?有多少的婚姻毀於嫉妒?有時候人們的嫉妒確有其事,但有時候卻純粹是亂想。又有多少自殺事件,是嫉妒下的產物?有多少人是因為嫉妒別人而犯罪,以致坐大牢?除此之外,被某個你甚至不認識的人嫉妒,可能為你帶來大麻煩,害你花了冤枉錢,甚至對你本身和聲譽造成傷害。一般地說,嫉妒常常帶來嚴重的後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