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教養,愛默生曾有過一段精辟的論述,他說:“在我看來,安徒生的童話《皇帝的新裝》裏,織工們織的那件肉眼看不見的美麗衣服恰好代表了文明的教養。一個帝王確實需要這樣一件衣服做他的裝飾。”
克雷芒十四世當選為教皇之後,各國使節紛紛向他鞠躬表示祝賀,教皇也同樣鞠躬以答謝他們的好意。這時,一直站在他身旁的負責儀式典禮的主教低聲提醒說:“您不必還禮。”“哦,請原諒,”克雷芒立即回答道,“我剛做教皇不久,應有的禮節我還沒有遺忘幹淨。”
“我從來不聽信別人的傳言。”法國啟蒙思想家孟德斯鳩曾經說,“因為這些傳言如果是真的,我就可能去憎恨一些不值得我關注的小人;如果是假的,我就可能有上當受騙的危險。”
我們人生的巨大財富之一就是文明的舉止,及其背後所蘊藏的對人的體諒、關心。它是天性優雅的產物,是進入上流社會的通行證。不同的舉止,可以使我們或者與禽獸為伍,或者與聖賢同列;或者惱怒,或者平靜;或者興高采烈,或者羞愧難當。它像我們日常呼吸的空氣,平日裏,我們感覺不到它的存在,但它卻如春雨般潤物細無聲,日久天長,一點一滴地對我們產生作用。這種綿裏藏針的力量是我們日常社交生活的潤滑劑,是使整個社會減小損耗、高效運轉的助推劑,是那種匹夫之勇無法比擬的。
“禮貌的力量太神奇啦!”馬古興奮地說,“一個人無論怎樣巧舌如簧,有些事情就是無能為力,然而有了禮貌,卻可以輕而易舉地做到。懂得怎樣讓別人感到高興,也就得到了打開成功之門的鑰匙。”
愛默生也曾經對這種力量給以形象的比喻,他說:“在深秋的早晨,你可曾去樹林裏看過蘑菇的生長嗎?它看起來柔弱無力,沒有堅硬的根莖,但它以它柔弱的力量堅持不懈地向上生長,最後終於破土而出,將頭頂覆蓋的硬土推到了一邊。這種力量不是正象征著柔和謙恭的力量嗎?”
從古到今,人們都公認,猶太人是世界上最彬彬有禮的民族,他們忍受著各種歧視侮辱,被剝奪了一切公民權利,然而,這並不妨礙他們時刻表現出溫文爾雅、與人為善的品質。他們對朋友忠誠守信,很少對人惡語相向;他們的貪婪功利之心,遠沒有普通人那樣強烈;他們尊重別人的習俗成見,無論別人是否同樣尊重他們。總而言之,世界沒有哪一個民族比猶太人更懂得禮貌、友善、節製。
德國浪漫主義作家裏希特爾曾經說:“子彈越平滑,射程就越遠,做人也是如此。”一次,拿破侖聽到有人報告說,約瑟芬竟然讓年輕而英俊的洛格斯將軍與她一起坐在沙發上,這讓拿破侖感到非常不高興,但是在聽到約瑟芬的解釋後,他竟然鬆開了緊鎖的眉頭,並連連稱讚約瑟芬做得好。原來洛格斯將軍是一直跟隨拿破侖南征北戰的老部下,對宮廷的禮節十分陌生。如果約瑟芬當麵指出將軍的失禮,一定會傷害他的自尊。出於這種考慮,溫和寬容的約瑟芬沒有讓他站起來。
美國詩人詹姆士·洛威爾對人從來都一視同仁、不分高低貴賤,無論對方是乞丐還是國王。有一次,有人看到他和一位賣藝的風琴師在街頭用意大利語饒有興趣地談論事情。原來,他們對意大利都很熟悉,正在討論意大利的風景呢。
一次,一個來自美國首都華盛頓的政治家去馬薩諸塞州的馬奇菲爾德拜訪隱居在那裏的名人丹尼爾·韋伯斯特。在快到韋伯斯特住宅的時候,他想快點見到韋伯斯特,因此沒有走大路,而是踏上了不明路況的小路。可是不巧,快要到達的時候,一條小溪攔住了他的去路。正在他為難之時,一個相貌平凡的農夫恰巧路過這裏,於是,他便請求農夫背他過河,並且答應付給他相應的酬勞。農夫爽快地答應了,但拒絕了給他的報酬。幾分鍾後,這個政治家又與農夫在韋伯斯特家裏相遇了,讓他吃驚的是,那個背他過河的農夫居然就是他要拜訪的韋伯斯特。
在麵對迫害他的凶手時,主耶酥依然表現得高貴大度。即使最後被釘在十字架上,身體飽受痛苦的折磨時,他仍然在說:“上帝我父,請寬恕他們的罪過吧,他們根本不知道自己在做什麼。”而聖保羅在對阿格裏帕的演說中,把說服的力量和不卑不亢的態度融為一體,這使得這個演說堪稱演說中的典範。
一天,傑斐遜總統和他的外孫在騎馬郊遊的路上遇到一個奴隸,奴隸很有禮貌地向他們脫帽致意。傑斐遜總統也摘下帽子向他點頭致意,可他的小外孫卻對那個奴隸不屑一顧。“托馬斯,”傑斐遜很嚴肅地對外孫說,“難道你不希望自己比一個奴隸更有紳士風度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