順著她的手指望去,蘇婉笑了。這個丫頭,真是大驚小怪。“這不是琴,這是瑟!”
“瑟?”瑩兒皺緊了眉頭。那麼多琴弦怎麼彈得過來?
“你不知道麼?”她皺眉,想想也是,琴和瑟原本就比較相像,隻不過瑟是二十五弦。
這把古瑟色澤豔麗,由整塊木頭雕刻而製。瑟麵稍隆起,首端有一長嶽山,尾端有三個短嶽山。尾端裝有四個係弦的柄。首尾嶽山外側各有相對應的弦孔。另有木質瑟柱,施於弦下。
她輕輕撥動瑟上麵的絲弦,那聲音輕緩悠長,心底宛如有萬種情意從上流過。
她知道瑟,那是因為曾經在上學的時候,音樂課上,老師曾經告訴過他們:最早的瑟有五十弦,故又稱“五十弦”。《詩經》中有記載“窈窕淑女,琴瑟友之”,“我有嘉賓,鼓瑟鼓琴”。但是後來的黃帝讓侍女撫瑟,但是曲調哀傷令人落淚,因此就讓人去掉二十五弦,剩下二十五弦。這樣彈奏出來的曲調才動聽悠揚了許多,要不然,在人家正在大宴賓客,舉杯歡慶的時候,奏出這悲音,豈不是大大的不敬。即便是在古代,那也是要掉腦袋的。
“小姐!你真了不起!”瑩兒目光灼灼地望著蘇婉,眼中充滿了崇拜的感情,那真是滔滔江水連綿不絕。
蘇婉心中很得意,看來有些時候,即便是一些微小的細節,自己留意了,隻怕也有大用處。同時心中喜不自勝,若是連瑩兒都不認識,那麼自己的節目一定會在太夫人的壽宴之上,奪人眼球,引人注目的。
想到這裏,她回身招呼瑩兒,小心地將錦瑟取出來。
要麼技不如人,要麼技驚四座。
蘇婉和瑩兒走出門來,她讓瑩兒將錦瑟方在外麵的石桌上麵。從眾多的鑰匙中取出了上麵貼著標記的鑰匙,那是存放“風箏”庫房的鑰匙。
她的好奇心不小,心中其實最想看的其實是那架風箏--瑩兒口中碩大無比的風箏。
當她打開門走進去,終於見到了那怪物的全貌。
這是一個用柔韌的竹片做的一隻紅色蝙蝠形狀的風箏,大概是取福壽雙全的意思。大概有兩米長寬。
在風箏的內裏覆蓋著一層黑布,極其柔韌。蘇婉用手抻了抻,彈性十足。在蝙蝠的足部,也就是風箏的底端綁著一根三寸長的竹笛,蘇婉望去,那是一個翠綠色的竹哨,她試著湊近嘴邊,輕輕一吹,從裏麵傳來動聽的鳥鳴,想來是他別出心裁的想法,奪人眼球的手法。
她將竹笛放在懷中,吩咐瑩兒,兩人將風箏抬出庫房。倒不是風箏如何沉重,實在是因為過於龐大。
兩人趁著此時後麵沒人,小心翼翼地抬了回去。
瑩兒雖然不知道蘇婉的用途,但是在她心中,也並不存在別的想法,畢竟主子是天,人家說什麼,自己就聽從什麼。
蘇婉輕輕地調了調錦瑟,此時想起了那首李商隱的唐詩,隨口吟誦出來:
“錦瑟無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華年。
莊生曉夢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鵑。
滄海月明珠有淚,藍田日暖玉生煙。
此情可待成追憶,隻是當時已惘然。”
雖然是寫的錦瑟,隻是後麵太悲了,她不喜歡。
瑩兒雙眼冒光,“小姐,你太有才華了!這首詩太好了。雖然瑩兒不懂,但是寫的好美。”
蘇婉想跟她解釋,並不是自己所做。想想也就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