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次公開講演之後,他都會問同事哪裏講得好,哪裏講得不好,下次應該怎樣改進。這就是世界巨富的境界。
信心是一個多解的符號,無論在什麼時候,開放心態都是其中不變的題中之義,擴展對於信心的理解,具備開放心態,成為一個能容能納、敢進敢退的人,對於信心的修煉就會再提升一個層次。
善於自嘲,大心胸大境界
人的一生,誰都難免會有失誤,誰身上都難免會有缺陷,誰都難免會遇上尷尬的處境。有的人喜歡藏藏掩掩,有的人喜歡辯解。其實,越是藏藏掩掩,心理越是失衡;越是辯解,就會越辯越醜、越描越黑。最佳的辦法是學會用自嘲解脫自己,在幽默與坦然中彰顯自信。
美國著名演說家羅伯特,頭禿得很厲害,在他頭頂上很難找到幾根頭發。在他過60歲生日那天,有許多朋友來給他慶賀生日,妻子悄悄地勸他戴頂帽子,羅伯特卻大聲說:“我的夫人勸我今天戴頂帽子,可是你們不知道禿頭有多好,我是第一個知道下雨的人!”這句嘲笑自己的話,一下子使聚會的氣氛變得輕鬆起來。
有了自卑感的人,心理很容易失衡,但是我們從不少人身上發現,人有了自卑感,同時也會產生出一種不斷地彌補自己弱點的本領。往往自卑感越強的人,這種補償作用也會越強。也許這是造物主賞給人類的一種心理平衡能力。美國第16任總統林肯從小就有自卑感,他就是通過自嘲來克服自卑,培養自己的自信心的。
大家都知道林肯長相醜陋,可他不但不忌諱這一點,相反,他常常詼諧地拿自己的長相開玩笑。在競選總統時,他的對手攻擊他兩麵三刀,搞陰謀詭計。林肯聽了,指著自己的臉說:“讓公眾來評判吧,如果我還有另一張臉的話,我會用現在這一張嗎?”還有一次,一個反對林肯的議員,走到林肯跟前挖苦地問:“聽說總統您是一位成功的自我設計者?”“不錯,先生。”林肯點點頭說,“不過我不明白,一個成功的自我設計者,怎麼會把自己設計成這副模樣?”
林肯用自己的經曆深刻地說明了一點,一個人生理缺陷愈大,他的自卑感愈強,那麼他就越具有成就大業的資本。林肯洞悉了這一點,他把身上的自卑感變成了成功的“渦輪增壓機”,而自嘲則是他超越自我的燃油。
“謀事在人,成事在天。”客觀規律不以人的主觀意誌為轉移。現實生活中的“不如意”之事,是一種無法改變的客觀存在。與其固執己見,“鑽牛角尖”,不如放鬆一下繃得過緊的神經,來點自我解嘲。譬如,戀人與你分了手,破鏡已無法重圓,與其在那裏苦苦相思,“剃頭擔子一頭熱”,自己折磨自己,不如調整一下心態:強扭的瓜不甜,捆綁不成夫妻。天涯處處有芳草,何苦在一棵樹上吊死?諸如此類的良藥是最好的安慰。
自我解嘲是生活的藝術,是一種自我安慰和自我幫助,是自信的體現和高級形式。也是對人生挫折和逆境的一種積極、樂觀的態度。自我解嘲並非逆來順受,不思進取,而是隨遇而安,放棄可望而不可即的目標,重新設計自己,追求新的目標。一個人要做到自我解嘲,重要的是要有一顆淡泊心,不為名利所累,不為世俗所擾,不以物喜,不以己悲。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對名利地位、物質待遇等采取超然物外的態度,心懷坦蕩,樂觀豁達,才談得上自我解嘲,才能活得瀟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