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謂將僅有的兩個兒子從到長安去學習,不過是表麵的說法,其真實用意是有意用他們當做人質,好讓唐朝放心,自己不會出爾反爾,背信棄義。
對此,秦晉欣然同意,大食的貴族們如果有意前往長安學習,他都會一並帶上,甚至還可以資助這些人的吃穿用度。
馬上與之一同返回長安的,還有前呼羅珊總督阿巴斯、大食王子馬赫迪等等重量級人物。
戰俘們會被當做奏凱獻俘的戰利品,當然他們並不會因此而遭受虐待。秦晉會好好的養著他們,讓他們在長安一直活到老死。
這些都是後話,當務之急是要確定卡紮爾繼位典禮的各項章程。
如果按照唐朝皇帝登基的規格,沒有三兩個月的時間準備是絕對來不及的,但現在他們隻有三天時間,隻能一切從簡。
秦晉征詢了卡紮爾大食國內王位交替時的各項慣例與流程,才發覺大食人在這些方麵所學的大多是波斯人,他們幾乎從頭到腳都在學習著已經滅亡了的波斯帝國。
最後秦晉提出了個折中的辦法,選出軍中石匠以最快的速度用玉石雕刻出一枚璽印,將其以大唐皇帝的名義賜予卡紮爾,作為卡紮爾繼位後的權力象征,同時也以此象征著他本人對大唐帝國的臣服。
周邊的十幾個部落酋長都來了蘇撒,他們都知道這片土地的主人已經更換,遠在泰西封的曼蘇爾已經不能對他們的背叛進行懲罰。
大大小小數百人來參加典禮,出乎了卡紮爾的預料,他本以為注定要在冷冷清清中登上自己曾經夢寐以求的位置,現在看來倒也不算寒酸。
在蘇撒的第二日,卡紮爾竟意外的收攏了數千由伊拉姆逃出來的難民,由於穆罕默德的鐵腕清洗,不少人家都受到了牽連,能夠堅持逃到這裏的,大都是強壯的成年人,正好可以收攏整編,訓練成軍隊,將來返回埃蘭城時,可以作為哈裏發的第一批禁衛。
逃難的人大都是卡紮爾的支持者,他們在見到自家的部落酋長並沒有如穆罕默德所說的一樣,被曼蘇爾殺死,都很高興,但他們實在太餓,太狼狽了,身上連件像樣的衣服都沒有,活脫脫的就是數千個聚成堆的乞丐。
如果讓他們一這個狀態參加繼位典禮實在有點說不過去。
但是,此時的卡紮爾已經丟掉了一切財產,想要給部眾們一身體麵點的衣服都做不到。為此,他不得已又求到了秦晉,希望秦晉能夠給他們提供衣服和糧食。
跟隨秦晉來到蘇撒的,除了衛隊還有部分輜重人馬,自然有衣服和糧食。
秦晉也沒什麼猶豫,當即下令給他們調撥五千套單衣,糧食百石,並責令卡紮爾在一天之內負責將部眾整理的幹淨整齊,否則明日一概不許參加典禮。
當然,所謂不許參加典禮之類的話都是玩笑話,這他還嫌時間倉促,人不夠多,場麵不夠大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