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就是說在此時此刻,如果唐人的主力忽然道了,並且對正在渡河中的禁衛軍發動突襲,他將沒有任何辦法。
此時的伊本隻能向先知祈禱,一定要庇佑他和他的將士們。
忽然,遠處傳來了若隱若現的隆隆之聲,伊本的麵色頓時變得慘白如紙,常在軍中作戰的他太清楚這是什麼聲音了,隻要成千上萬匹戰馬奔跑時才會發出這種聲音。
“敵襲!敵襲!”
伊本終於抑製不住高喊了出來。
“趕快傳令,所有禁衛軍停止渡河,停止渡河!”
然則,現在已經有三成的人馬來到了河東岸,餘下的也都按照此前的軍令爭先搶渡。
不管有沒有用,伊本命令親隨立即趕去像各個千人隊傳令,立即停止渡河,返回西岸,列陣準備迎敵。
瞬息之間,他就做好了最壞的打算,如果東岸的禁衛軍大部潰敗,那麼西岸就必須留下一部分人阻止唐人乘勝過河。
這條河是唐人抵達埃蘭城之前最後的屏障,如果讓唐人順利過河,從這裏到埃蘭城將一馬平川,無險可守。
渡河以後,穆罕默德也顧不上再跟著伊本,而是到處尋找自己的部眾,他的部眾倒還老實,並沒有殺進包圍圈中,僅僅隻是在外圍做一些佯動,是以並不是很分散,收攏起來也相對比較容易。
恰逢伊本下令已經渡過沙裏河近一半的禁衛軍停止渡河,並且調頭返回西岸準備列陣營地。
穆罕默德當即意識到大事不妙,伊本可不是個猶猶豫豫瞻前顧後的人,之所以在短時間內下達了截然相反的兩個命令,那就是一定出現了什麼無法預料的危險情況。
這時他再也顧不得跟在伊本的後麵,收攏了部眾以後,唯一的希望就是安全的離開此地,回到埃蘭城。
至於伊本的死活,與他又有什麼關係呢?
爆炸聲依舊稀稀拉拉的響起,白色的硝煙也沒有在短時間內散掉的跡象,反而愈發的濃密。
借著硝煙的掩護,穆罕默德帶著部眾沿著沙裏河岸邊向西北方運動,伺機避開伊本的耳目偷偷過河,然後再靜觀其變。
反正伊本在渡河後並沒有對他下達任何命令,是以不管如何行動將來都會有足夠的理由可以解釋。
與此同時,葛羅祿部的騎兵殺到了,剛剛過河的禁衛軍尚未集結整隊,就被殺了個措手不及。
硝煙中作戰,神武軍有著豐富的經驗,包括神武軍諸多脅從,如葛邏祿部也都有著可觀的經驗,他們知道該在這種情況下如何保持上下聯絡,知道該如何運動彼此掩護殺敵。
大食禁衛軍則完全被硝煙所牽製住了,他們一方麵由於心慌而亂了陣型,另一方麵更是以為陣型大亂而失去了彼此之間的聯絡。
千人隊乃至百人隊都陷入了各自為戰的窘境,伊本發現就算自己親自來到河東岸,也對此無能為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