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三百六十八章:亂象來臨時(2 / 2)

最先被屠殺到滅族的首當其衝的就是卡紮爾親王。

卡紮爾親王的兒子孫子們被長長的繩子串成了一串,好像畜生一般被驅趕到廣場上,全城的臣民都被召集到廣場和大街上,來觀看叛亂者的悲慘下場。

從前公然處死犯人要麼除以絞刑,要麼處以石刑,相對而言是很難見到多少血的。

但這一次,曼蘇爾選擇了另一種殘酷的刑罰,用鋒利的匕首一片片割掉受刑者身上的肉直至最終被折磨死。

隨著陣陣淒厲的慘嚎,看熱鬧的人群中爆出了陣陣哄笑。

人們並沒有所謂兔死狐悲的感覺,底層的市民們才不在乎貴族的生死呢,如此難得一見的景況實在是滿足了太多人的好奇心。

以往罪犯的妻子女兒一般都會被送到奴隸市場販賣,但卡紮爾家的女人們顯然是個例外,他們與卡紮爾的兒子和孫子們一樣都被扒光了所有衣物,任由刀子零割碎剮。

慘烈的行刑連續不停的整整進行了三個日夜,看熱鬧的人們也從最初的興奮慢慢轉而麻木,甚至感到惡心。

對於底層的市民而言,這場行刑的熱鬧程度不亞於節日,但對宮廷內外的貴族們而言,卻是不那麼美妙了。

看著匕首割在犯人的身上,許多人就覺得好像割在了自己的身上一樣,那些曾經反對過哈裏發,又僥幸沒有上了逮捕名單的人被折磨的寢食難安,不知道懸在頭頂的鍘刀何時就會落下來。

果然,曼蘇爾沒有放棄繼續清除異己,在第一波的抓捕過後,第二波很快又席卷全城。與此同時,接到遷都命令的僧侶祭司們不用督促,便紛紛踏上了趕往新都的道路,遠遠逃離了死亡的恐怖。

這倒是一個意想不到的收獲。

帝國政教合一,祭司們往往都由貴族充任,他們之中的許多人自然也怕被牽連進來,不如早早的離開,以免遭到叛亂者的牽連。

曾經死活都不同意,也不願意離開泰西封的貴族們,此時竟搶破了腦袋隻為了能夠提前一步加入遷都的隊伍中。

但這是需要哈裏發下達旨意的,沒有接到旨意的貴族們連擅自離開泰西封的權力都沒有。

底格裏斯河向南一日的路程,卡紮爾和他的隨從們狼狽的停留在一處綠洲裏,他們在這裏進行短暫的休整就要再次向東南逃竄,以逃離禁衛軍對它們的抓捕。

不過卡紮爾總有一種錯覺,好像跟在後麵的禁衛軍並不急於抓住他們,而隻是在跟蹤抑或是驅逐一樣。

他實在想不通禁衛軍這麼做的理由。

身體的疲憊已經讓卡紮爾顧不得這許多了,隻要能活命,又管它背後有什麼原因呢?

往東南就是伊拉姆省,他的部落被帝國分封在那裏,隻要能回到部落,憑借部眾還有一戰之力,也就暫時安全了。哈裏發的注意力更多都集中在泰西封朝廷內,又怎麼分得出精力來管偏遠的伊拉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