負責統帥王宮禁衛的將軍薩拉赫曾是哈裏發信任的人,竟然也不知道哈裏發去了哪裏,就差掘地三尺來尋人。
不過薩拉赫曆來是站在王子馬赫迪對立麵的人,曼蘇爾用此人來平衡馬赫迪的勢力,以防止王子的勢力過於膨脹而威脅到自己。
但是,馬赫迪的被俘徹底打破了這種平衡,薩拉赫與那些馬赫迪昔日的反對者們越走越近,進而連遷都這些早就定下的決策都跟著一並反對。
這就遭到了曼蘇爾的嚴重猜忌。
隻不過因為薩拉赫的位置太過顯眼,不可能悄無聲息的換掉,才一直等待時機。
曼蘇爾悄悄離開王宮而瞞著薩拉赫自然也就不奇怪了。
遍尋不到哈裏發之後,薩拉赫隻覺得頭皮發麻,渾身冰冷,竟不知道該如何應對了。
他飛速的盤算著,哈裏發究竟遇到了什麼情況,難道果然像卡紮爾說的那樣嗎?身為王中之王的哈裏發居然被一群閹人玩弄於股掌之上?
很快,薩拉赫否定了這種想法,哈裏發還沒糊塗到那個地步,閹人們雖然胡作非為,可對哈裏發還是有些忠心的,現在這種情勢也不可能做出如此愚蠢的行為。
那麼結論就隻有一個,曼蘇爾已經不信任他,悄悄的離開了王宮,也沒有通知他。
假如這是真的,就等於薩拉赫已經被曼蘇爾所拋棄,將來一定不會有好結果。
若是一般人,定然會選擇與卡紮爾合作,但薩拉赫反複權衡之下,還是決定盡責守城,在沒有得到哈裏發的命令之前,不會放棄抵抗。
但是,他也無意消滅卡紮爾,隻要卡紮爾無法攻破王宮,大家最好都相安無事。
於是奇怪的場麵出現了,城內的禁衛軍不斷的強調讓卡紮爾天亮以後再來覲見哈裏發,抵抗的烈度不似之前那麼強,而宮城外的卡紮爾則拚了命的要打進去,然則卻始終無法登上宮牆半步。
天光即將放亮,卡紮爾叛亂的消息終於被送到了泰西封城外的禁衛軍軍營中。
曼蘇爾知道以後並沒有表現出憤怒,反而覺得很失望,他的這個兄弟並非自己最忌憚的人,但既然第一個跳了出來,就總要給那些躍躍欲試的後來者一個警告。
從這一刻起,在曼蘇爾的心中,卡紮爾已經成了一個死人。
當清晨的第一縷陽光穿透雲層,落在泰西封大地上時,大批的禁衛軍湧出軍營,由敞開的城門進入城內。
卡紮爾的人居然沒有在第一時間控製住泰西封各門,親自率領禁衛軍的曼蘇爾露出了輕蔑的微笑。
在曼蘇爾的印象裏,卡紮爾並不是一個如此愚蠢的人,當年與倭瑪亞的戰爭,他可是打過許多勝仗的。
難道是因為生活過的太安逸,連腦子都不好使了嗎?
那些由奴隸倉促組成的烏合之眾在帝國禁衛軍麵前不堪一擊,甚至還未接戰就嚇得像沒頭蒼蠅一樣到處亂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