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哈裏發兵圍君士坦丁堡,那些一直依附於大食的斯拉夫人居然在關鍵時刻被可恥的羅馬人收買,在關鍵時刻調轉了刀口,哈裏發被迫之下,才不得已選擇了退兵。
由於自身也是親曆者之一,馬赫迪清楚的知道,這是哈裏發距離攻陷君士坦丁堡最近的一次,隻可惜卻被斯拉夫人弄的前功盡棄。
惟其如此,馬赫迪寧願讓這些野蠻人要麼單獨行動,要麼在一旁老老實實的看熱鬧。兩者之間,馬赫迪選擇了後者。
馬赫迪目不轉睛的看著不遠處的唐人大旗,這麵旗幟讓他損失了不少的大食勇士,甚至包括他的禁衛軍也在內,傷亡慘重。
為了那麵唐人旗幟,馬赫迪最信任和重用的兩位千夫長已經送了性命,現在絕對不可能半途而廢,他要將那麵旗幟下的唐朝丞相活捉,並將其送往泰西封給哈裏發做上馬石。
這是波斯人對待敵國高級俘虜慣常的羞辱手段,大食人在替代波斯人成為這片土地上的統治者之後,也繼承了“上馬石”的羞辱手段。
隻可惜,大食人到目前為止還沒有波斯人曾有過的輝煌戰績,能夠驅使羅馬帝國的皇帝做自己的上馬石,恐怕也隻有薩珊波斯的王中之王沙普爾能夠得此無上的榮耀了。
馬赫迪現在雖然是還隻是大食若幹王子中的一個,哈裏發也沒有明確表示會將自己作為繼承人來培養,可他已經無時不刻都將自己視作哈裏發最合適的繼承人,對自己的行事準則也無時不刻以哈裏發的繼任者來嚴格要求。
所以,馬赫迪要像波斯人的王中之王沙普爾那樣,將羅馬帝國的皇帝踏在腳下,而前麵的唐人丞相,又是個什麼東西?
這些土鼠一樣的唐人,最終都要匍匐在大食人麵前的奴隸,搖尾乞憐。
一絲冷笑從馬赫迪的眼睛裏閃過,但緊接著便是一陣毫不掩飾的訝然。
隻聽他口中喃喃道:
“這,這怎麼可能?”
因為他忽然發現,進攻纛旗的六支千人隊竟然有四支撤下來。
馬赫迪登時火冒三丈,便要將那四個千夫長綁來殺掉,臨戰撤退並不一定會被殺掉,但影響了占據便要以殺懲罰了。
不過他得到的答案卻是出乎意料。
竟然有一支騎兵來援,看樣子是一支不屬於呼羅珊的蠻族。
“蠻人果然不知道畏懼,哈裏發的怒火豈是他們能夠承受的?”
馬赫迪雙拳緊攥,並再一次的派遣自己的禁衛軍衝陣,無論如何也要將這股蠻族騎兵擋回去,絕不能讓他們靠近那麵大旗,否則今日的努力豈非為他人做嫁衣了?
瞬息間,他再次改變了決定,果斷下令,對那個唐朝丞相,不論死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