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三百一十五章:終將有決戰(2 / 2)

他要看準時機,可這個時機並不好找,早一分出城的人就成了添油,萬一分鄭顯禮的兵也可能死傷殆盡。

神武軍自成軍以來還沒打過這麼沒把握的仗,就算強悍如安祿山的曳落河,秦晉也從未有今日之忐忑。

唐朝本土作戰,多可依托堅城或者險要的地形做出各種策略改變。

而呼羅珊則大大不同,城是小城,不堪一擊,地形則多是一望無際的開闊地,根本無法依托作戰。

如此,便隻能依靠自身的實力,來一場硬碰硬的作戰了。

這本來是秦晉一直打算的,可馬赫迪出意料的行動,還是讓神武軍處於了被動局麵。

但這已經是最好的結果了,假使讓馬赫迪率領大食軍主力繼續向東挺近,對神武軍的後路進行大肆破壞,甚至直殺到木鹿城,後果將不堪設想。

城外雙方的交戰幾乎就是單純的以人命換人命,隻是幻多還少的區別而已。

崔胤一直跟在秦晉的身後,他目睹著一個個大好男兒前仆後繼,心中滋味百感交集。

這些人萬裏迢迢從中原趕到呼羅珊,難道隻是為了這明知必死也要送死的結果嗎?可他們卻沒有任何猶豫,軍令一下就雄赳赳唱著戰歌從容赴死了。

其如常麵對死亡的勇氣真真是讓人感慨嗟歎。

在長安就學時,與同窗談論建功立業時,無不對馬革裹屍的悲壯傾慕不已,可真真到了親身經曆時,卻又是另一番滋味了。

崔胤自問不是個膽小婆媽的人,可在親自經曆了戰爭以後,還是得出了一個結論,在戰爭麵前,所有人的性命都想螻蟻一樣的脆弱,不堪一擊。

基於這個認知,崔胤甚至覺得,與其以犧牲無數人性命為代價開疆拓土,不如以更多的精力去讓老百姓過更好的,衣食無憂的日子。

然則,城內外隆隆的戰鼓聲與此起彼伏的吹角喊殺聲,都在提醒著崔胤,這些都是幻想,開疆拓土永遠是帝國最首要的目標。

想到此,崔胤側眼看向秦晉,卻見年輕的丞相麵色稍顯憂慮,這可是前所未有過的。

“丞相,如果援兵不到,咱們,咱們怎麼辦?”

幾乎沒有猶豫的,崔胤脫口問道。

聞言,秦晉頭也不回的答道:

“今日力戰,若還是敗了,亡了,便隻能說運數不在我大唐!”

這個回答讓崔胤瞠目結舌,他實在想不到,從丞相嘴裏說出來的竟是些氣運之數的話。

葛宏業從後麵拉了拉崔胤的衣襟,示意他不要再問一些有損軍心士氣的話,看情形就連丞相都覺得棘手了,如果再被影響了軍心,隻會更加的雪上加霜。

崔胤也意識到自己說了不該說的話,可看秦晉的目光始終盯著城外,似乎並沒有責備自己的意思,心下就一陣受窘,自己終究還是添亂了。

“快看,快看,援兵,援兵到了……”

突然,葛宏業指著西方的滾滾煙塵,大聲的喊道。